摘自遠流出版
《攝影達人的思考》
攝影/大衛‧馬汀‧卡斯坦
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在西班牙韋斯卡的阿納耶特冰河,這座山中湖位在亞拉岡庇里牛斯山的高山區,就在福米加滑雪場的山頂。
夜景攝影很特別。一幅景致在夜光下會有怎樣的變化,實在很令人好奇。我進行夜間攝影前,都會事先計畫;先了解天氣狀況(雲層高低)、月亮大小與位置、日落與日出時刻。有個程式很好用,叫作The Photographer's Ephemeris (TPE),可以提供以上所有資訊。
夜景攝影一定要用到腳架、遙控線、碼表和好一點的手電筒。這張照片是在凌晨兩點拍的。曝光時間必須計算好,星星才不會糊掉。我的計算公式是,400秒除以使用的焦長。以這次攝影為例,就是400/14mm=28.52秒。接著我便以手動模式,調整相機的ISO值和光圈,設定我要的曝光長度。我這次的設定是ISO 1600、f/2.8、30秒。你也可以玩玩創意,試試不同的白平衡效果。晚上很難對焦,所以我使用超焦距,以手動模式操作。我通常喜歡讓照片過曝,避免ISO1600所產生的雜訊。
這張影像我非常滿意,此處的夜間生態、自然瑰景,我都盡力呈現了。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維護這樣的環境。如前所述,夜間攝影的規畫非常重要,可以的話,白天就先到現場取景,確認附近沒有危險。
攝影條件
我所使用的編輯軟體是CameraRAW和Photoshop CS5。在Camera RAW中,我調整陸地的曝光度,避免ISO 1600可能產生的雜訊。接著調校暗部,增加動態範圍,然後修正白平衡。
在CS5中選取天空部分,新增圖層遮色片來提高藍色的飽和度,然後另增S形曲線,調整強度,讓藍天和星星模糊化。接著反轉選取,在陸地部分新增圖層遮色片,套用相片濾鏡中的暖色濾鏡(85),不透明度設成50%。將這兩個圖層平面化之後,再新增一個圖層,填滿50%灰階,轉成覆蓋模式。點取加深/加亮工具,將筆刷不透明度調到10%到15%,塗在亮部、中間調和暗部,增加想要的份量和光線。之後,另增一個對比度曲線,調整不透明度。
下一步,新增圖層, 使用Noiseware增效模組和圖層遮色片來消除天空的雜訊。影像平面化後,再以智慧型銳利化濾鏡將影像銳利化。接著,使用仿製印章工具,設定為變暗模式、低不透明度,將光暈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