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認為,我把「真」說得太神奇了。好像只要真,就萬事如意。我也覺得,該進一步解釋一下。
其實我是久病成醫。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活得如此之假,假到人生乏味。於是認真反省一番,看到自己大半生所想、所說、所做、所感,經常是不一致的,而這正是「苦」和「累」的來源。因為只要一假,就一定對自己不滿意,就樂不起來;只要一假,就必須得「裝」,裝久了不累才怪。
我還看到,凡不真的時候,都「事虛」、「行淺」,做事根本沒力道,弄不出什麼名堂。若是假事還真做,用力硬撐,結果一定自己不舒服,周圍人仰馬翻,日久必然弄出爛攤子,收拾個沒完沒了。
再仔細對照,我確認凡事有好結果、生生不息、沒有副作用、回憶起來會笑的…,都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事發當時,我的所想、所說、所做、所感完全一致,是玩真的!反之亦然,毫無例外。
看到了這些,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是宇宙間效能的極致,有真才有「功」,無真頂多造「業」而已。
為什麼「真」會產生這麼大的效能?首先是因為它節能:我們一般人因身、口、意不一,內耗的生命能量極為巨大,能用來成事的所餘能量嚴重不足。而且當一群人在一起時,「真」能誘發「真」,「假」會招來「假」。可想而知,一群假人相互消耗能量的組織,還能做出什麼好事?
就我粗淺觀察,一般組織之下焉者,消耗的能量可以高達百分之九十,消耗百分之五十以下者即可稱為上焉者。不難推想,若組織裡每個人的內耗減少、組織內人際的互耗減少、組織與外部接觸的消耗減少,其效能將以何等倍數提升?
其次,「假」既是「耗能大戶」,導致個人和組織「動力」不足,當然完成目標的機率和深度都降低。就算機遇好或本錢夠,勉強達到目標,持續力也必不足;就算費力維持,遇到重大考驗或挑戰時,也必「定力」不夠。總而言之,就是最後算總帳,把代價、副作用和成果加加減減,結論一定是:不值得!換言之,一件事若不夠真,根本就不值得做,不如別開始。
這麼說來,「真」還有一大好處,就是讓你不至於瞎忙,讓你把人生最寶貴的資源(時間),配置到它該去的地方。單此一項,就值回票價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忙、很累、很苦、很吃力不討好…,很可能你活假了還不知道。仔細檢查一下自已正在做的事,有幾件是真正從內心深處發出,所想、所感、所說、所做全然一致的?如果不少,恭賀你!如果不多,辛苦你了,是該改變了。
順便提醒一下,率性、任性、目中無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都不是「真」,千萬別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