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前副總統蕭萬長昨天在台北科技大學表示,現在大學生畢業薪水只有二十二K,企業和社會如果在生產力提升下,仍壓低薪資,就是不健康的現象;台灣現在生產力也有提升,薪資就應該調漲,才能提升國家競爭力,避免人才外流。
蕭萬長昨天出席台北科技大學「老蕭書房」開幕式,北科大同時聘請蕭萬長為「蕭萬長先生人文與社會科學講座」終身職專題演講人,未來將舉辦系列演講,蕭萬長昨天也為講座開講。
蕭萬長捐出他生平重要的文件檔案予「老蕭書房」,從他就學、畢業到擔任公職,長達數十年時間的檔案紀錄,包括就讀嘉義中學的畢業證書、大學時期的英文成績單等,還有自己的中西五類閱讀書籍五百多冊,分為治國、外交、經濟、法制與典範。蕭萬長表示,希望「老蕭書房」作為和年輕學子溝通交流的平台,未來會再補充相關資料。
蕭萬長與北科大學生互動時建議,年輕人應閱讀各類不同的書籍,以增廣見識。他說自己特別喜愛看中國歷史與國外傳記,尤其是邱吉爾言論集,因為他看到英國在最危險、歐洲處於低潮、希特勒快速占領整個歐洲時邱吉爾的心路歷程,他如何激起英國的信心、士氣,都值得研究。
開幕儀式後,蕭萬長受訪時針對大學畢業生起薪二十二K的現象表示,整個教育水準應該要提高,讓學生畢業後有一技之長,只要有專業,二十二K應該只是「短期現象」,因為台灣生產力的水準一直都在提升,薪水應該也要跟著一起漲;薪資調漲才能讓生產力和競爭力提升,附加價值才會跟著提升。
蕭萬長也指出,企業和社會如果在生產力提升的狀況下,仍壓低薪資,就是不健康的現象;綜觀鄰近國家,幾乎沒有國家的薪水是停滯的,而台灣現在生產力也有提升,薪資就應該調漲;雇主如果一直壓低薪水會造成人才外流,進而影響國家的經濟、競爭力。
隨後蕭萬長以「軟實力與競爭力」為題,在講座中分享台灣創新設計的優勢。他表示,軟實力是競爭力的主要元素,以台灣代工的iPhone手機來說,硬體只占賣價一成,真正值錢的反而是軟體;而現在是腦力密集時代,代工時代會慢慢過去,大家應追求軟實力。
蕭萬長提出影響軟實力的幾點關鍵,包含教育水準、人文素養、社會開放和政府效能。現在的政策應該是製造業服務化,放入軟體元素,提高附加價值,服務業要科技化和國際化,結合科技和人文,在軟實力多下功夫,才能急起直追。
蕭萬長表示,國家的軟實力政策相關計畫分散在教育部、工研院、經濟部等不同部會,未來應整合政策,才能更加發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