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來自中南部的多個環保團體、單車族及醫師,昨天召開記者會,呼籲環保署盡速公告實施空氣汙染總量管制,並籲請電視台播報氣象時,加入空氣品質預報。環保署表示,只要《空汙法》修法通過,就可實施。
地球公民基金會統計今年全台「空氣污染指標」(PSI)不良站日(每一個測站某天PSI大於一百,就算一個不良站日),發現一至十月一般測站共有一百六十一個不良站日,其中,百分之四十七點二發生在高雄、屏東。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根據環保署去年監測資料顯示,全台灣各縣市懸浮微粒年平均濃度最高的是高雄市,臭氧年平均濃度最高的是屏東縣,去年空氣品質不良率也是高、屏區最高。
單車通勤族周盟桂說,高屏地區的單車騎士幾乎都要戴口罩或蒙面騎車,這是不得已的「特色」。他有多名外國朋友住在高雄,有人患呼吸道疾病,甚至氣喘,但搬離高雄後,竟然就好了,顯見高雄空氣品質已令人無法忍受。高雄執業小兒科醫師謝佩穎說,臭氧會引起咳嗽、氣喘、頭痛、疲倦及肺部傷害,對小孩影響更大。
環保署監資處長朱雨其表示,環保署已將懸浮微粒、細懸浮微粒、臭氧等空氣品質的即時及預報情況公布於網站,上周也與氣象局開會達成共識,年底前,會把即時空氣品質及預測提供給氣象局,氣象局發布氣象時,可一併發布空氣品質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