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心有理想的人,所做所為不但能感動別人,也能感動自己。
有位外科醫生,原在台大醫院工作,二十五年前,聽說東部醫院找不到醫生,他認為台北不缺他一個醫生,東部卻急需醫生,他毅然辭去台北工作,到花蓮行醫。
當時有一名罹患末期子宮頸癌的婦人,聽說他要到偏鄉,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位醫生安慰她,台大還有很多好醫生,不必害怕。但這位病人只相信他,依賴他,他只好說:「如果一定要我照顧,就到花蓮。」
病人果然搬到花蓮,這位醫生視病如親,最後病患不敵病魔,臨終不能言語,還是向女兒示意,要跟醫師說話。醫師見她「有口難言」,問她:「是否要謝謝我?」病人點點頭,眼角流出淚水,含笑而終。
另有一位牙醫罹患膀胱癌,家人請這位外科醫師照顧,當時這位外科醫師要到國外參加學會,發表演說,行程已定,但家人懇求,他想,還有六周時間,應可「奮力一搏」,沒想到情況惡化,這位外科醫生只好取消行程,專心照顧,一天換藥二十幾次,以免傷口感染。雖然最後仍回天乏術,但病人的妻子和兒女感動得跪地感謝。這位醫師說,他盡力了,但仍然無力回天,無奈又無助,家屬跪地,他又難過又感動。
感動別人與感動自己,是不同層次,但能感動別人又能感動自己,真不容易,因為做了什麼,自己最知道。
(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