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打擊消費者信心,為加強食品安全整頓,大陸首次將食安明確納入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內容,目標在三年內使有關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成效。
中國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還提出用五年完善中國食安監管機制、食安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檢驗檢測和風險監測體系。
這項「決定」首次將「食品安全」明確納入地方政府的年度績效考核內容,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地方官員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當中規定,發生重大食安事故的地方,將在文明城市、衛生城市評選等活動中除名。
「決定」表示,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對食品安全負首要責任,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嚴格落實不符合食安標準的食品召回和下架退市制度,並及時採取補救、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
這份通知要求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地區食安信息通報、聯合執法、隱患排查、事故處置等協調聯動機制。同時,依法從嚴懲治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大陸不斷出現嚴重食安問題,政府儘管不斷喊話並提出整治措施,但成效不大。分析人士認為,要拯救中國的食安,只有靠新聞自由和司法獨立,還有從改革制度上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