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最令人擔憂的情況出現了,其實也是意料中的事,一場反貪腐的公民運動,無限上綱成了族群問題,如何撲滅這個火苗,考驗著所有政治人物。
反貪腐運動的幾位檯面人物,施明德曾是民進黨主席、簡錫與張富忠是創黨元老、王麗萍在運動開始時更還是民進黨員,這些人不但是本省籍,而且曾是所謂的「台獨分子」,連這些人領導的運動都可和族群扯上關係,都被反對者辱罵,這真的是台灣向下嚴重沉淪。
民進黨在二○○四年九月二十六日召開的第十一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上,制定「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不但納入黨綱,更在決議文中明白指出:「族群文化之間不但不應再有高下之分,更應該基於命運共同體的夥伴自覺,停止任何族群間相互排斥或污名化的行為。」結尾最後一段話為:「我們有充分信心建構一個族群文化互為支持力量的族群共和社會,繼完成民主化工程之後,再創族群和諧、多元文化的新典範。」這是多美的承諾、多麼莊嚴的誓言,讓人對民進黨充滿了期待。
但是只要一到選舉,或是面臨政治難局,族群就成為民進黨的政治利器,一刀一刺地向台灣的和諧團結試鋒芒,將台灣社會分割得四分五裂。
民進黨很多的創黨理想與堅持,在這次一連串的弊案中消耗殆盡,但我們對民進黨還是有很深的期待,希望能守住當初立下決議文的理想,再創族群和諧、多元文化新典範的誓言,不要放棄對台灣人民許下的神聖承諾,那麼民進黨還存在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