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蔣偉寧(中)與台灣第一位獲得日本第五屆國際漫畫賞優秀賞漫畫家「顆粒」(左)受邀上教育電台暢談十二年國教,教育部長表示未來可考慮將十二年國教畫成漫畫版,讓大眾更了解教育真諦。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當教育部長碰到年輕漫畫家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與台灣新秀漫畫家「顆粒」上教育電台節目暢談十二年國教,他強調十二年國教的精神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而是努力教育出各行各業的「英才」,並表示教育部將考慮與漫畫家合作出版「十二年國教漫畫」,將教育理念透過生動漫畫說清楚、講明白。
漫畫家「顆粒」,本名柯瑩玫、今年二十九歲的她,從踏入漫畫界至今屢屢獲獎,不但是台灣第一位獲得日本「第五屆國際漫畫賞」優秀獎的漫畫新秀,正面清新的漫畫風格更獲得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評選」佳作,創作迄今已累積不少忠實粉絲。
但,回首創作之路,顆粒坦言自己也曾跌跌撞撞過。她說,小學時成績不錯,但到了小五後卻因數學太難而打擊學習信心,甚至認為自己的世界是一片黑白,直到國中,從美術課找到對繪圖的興趣,讓她在十三歲那年立志成為漫畫家,並寫信給父母表達自己想法。國中畢業後,她考上美工科,從一筆一畫的素描開始學習,慢慢扎下基本功,一步一腳印朝漫畫家之路邁進。
「學習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是件很快樂的事」顆粒說,教育不能只著重在學業成績上,而是應多元擴展孩子潛能;這樣的理念也影響到她的畫風,作品風格以親情與友情為主軸,希望讓青春期的孩子從漫畫中獲得人生正面力量。
對此,蔣偉寧也有同感,他表示「顆粒」是十二年國教的好範例,證明只要有興趣學習,各行各業都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