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天發布景氣動向調查月報,製造業和服務業對景氣的看法均為連續兩個月上揚。台經院表示,第一季確實應該是經濟成長觸底,第二季可能不會立即好轉,至少目前還沒有看到明顯回溫跡象;整體來說,現階段對景氣的看法是「審慎樂觀」。
台經院調查製造業和服務業對二月及未來半年景氣看法,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九十五點零八點,服務業為九十三點七六點,企業對當月景氣看好比率大幅增加,且看壞減少;對未來半年經濟景氣,半數以上受訪企業也抱持較樂觀看法。
台經院認為,油價上漲會對物價造成一定程度影響,不過展望今年國際情勢有「三好二壞」,歐、美、日復甦的「三好」,能部分抵銷油價及中國降溫這「二壞」,對於今年景氣仍是審慎樂觀。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第一季為傳統淡季,是今年經濟成長率最低的一季,雖然企業看法樂觀,但研判不會像金融海嘯後反彈那麼快,因此第二季經濟成長率也沒有高多少。他強調,近期國際油價由於伊朗問題有所上揚,可能為好不容易露出曙光的經濟前景,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因此景氣是否觸底反彈,還有待觀察。
台經院院長洪德生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能源價格上揚,可能牽動物價上漲;合理的物價上漲不是壞事,甚至是好事,可激勵企業總生產力成長;怕的是惡性通貨膨脹,但目前還看不出有惡性通膨疑慮。
孫明德說,過去油價上漲前,廠商會事先回補庫存,短期間反會有一波榮景,油價影響可能過幾個月或下一季才反映。他並舉反例指出,高油價不見得經濟就負成長,廠商民眾預期心理,提前生產,反倒提升經濟成長,二○○八年即為一例;此外,油價上漲會衝擊消費力,對於依賴消費的歐美而言,影響較大,但台灣油價不像其他國家那麼高,只反映一部分成本,受衝擊程度及物價漲幅會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