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大學夜市文化的昇華

楊朝祥(佛光大學校長) |2012.03.08
1167觀看次
字級

在美國曾流傳過這樣一個笑話,如果一個餐廳有很多大卡車司機用餐,這家餐廳一定很便宜,如果餐廳中擠滿了中國人,則這家餐廳一定很好吃,而如果有一家餐廳充滿了中國人的卡車司機,不用說,這家餐廳一定是又便宜又好吃,將這個笑話的場景移至台灣,在大學校園附近夜市的餐廳,鐵定是又便宜又好吃,也因此才人潮洶湧,大發利市。

夜市是台灣非常傳統的文化,最主要是國人好吃且有吃宵夜的習慣,而現代年輕人大部分是「熬夜」一族,因此,在大學商圈附近的夜市就逐漸成形,而學生的消費能力與就業族群相比,相對薄弱,因此,夜市不免以「便宜又好吃」為號召,再加上媒體傳播、口耳相傳,大學商圈、大學夜市的名聲不脛而走,如台北的師大夜市、台中的逢甲夜市,現已成為觀光的重要景點,不僅國人熱衷,也成為國外觀光客必遊之地。

但當夜市逐漸擴大之時,就出現了「居民安寧」及「公共安全」的問題。大學附近,大多屬安寧的文教區、住宅區,如今店家林立、遊客如織,且通宵達旦營業,油煙味、吵雜聲,住家如何安寧?如何入眠?再加上大學附近本就未規畫商業區或餐飲區,如今遊客大量的湧入,巷道狹小、消防設施不足,公共安全開始亮起了紅燈。

最近,師大商圈的問題愈演愈烈,師大夜市附近居民受不了夜市的人聲吵雜以及空氣汙染,提出嚴重的抗議,台北市政府的立場也突然轉趨強硬,開始「鐵面無私」的依法取締,不但悄悄撤換「師大夜市」的公車站牌,還發出一連串勒令停業的公文,並且強調執法到底,以保障「居民安寧」及「公共安全」。不久之前,觀光局與南村落聯手打造「康青龍生活街區」,文建會的第二屆「台灣國際文化創業產業博覽會」,尚以「師大巷弄散步道」為主題,介紹巷弄內的特色小店。如今政府突然變臉,從過去的大加宣導到現今的一網打盡,施政的前後矛盾、變化神速,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師大夜市商家日前發動熄燈半小時的抗議行動,最近甚至祭出國家賠償法,居民、店家各自組成自救會,顯然的,事件可能無法在近期內順利落幕。

到底是誰「殺」了師大夜市,是店家太過吵雜?是居民要求太過分?還是市府縱容在先,嚴格取締在後?事實上,前述雖然都是原因,但真正的原因卻都是國民素質不高,守法精神不夠所致。《 土地分區管制辦法》中規定「不得在六米巷內設置餐廳」,店家違法,市政府未輔導在先,又嚴懲在後,均非適宜,但更嚴重的是遊客、饕客的喧嘩、吵鬧,影響居民的安寧、安全才是癥結之所在。

在大學附近的商圈,因有大學學術、文化的薰陶,是可與一般的商圈大不相同,而大學附近的夜市,也可以挹注更多的文化、品味。當前文化資產與創意已成最夯的產業,就是飲食文化亦已脫離過去「吃得飽、吃得多、吃得好」的境界,逐漸進入「吃健康、吃品味、吃文化」的境界,如果師大的商圈能因此次的抗爭,經居民、店家、政府誠心的討論、協商,轉變成環境優美、秩序井然、人文氣息濃厚、文化品味高超的特色夜市,不僅台北又多了一處嘗試美食、享受文化的好去處,亦可成為各夜市爭相學習的典範,政府何樂而不為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