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國防科技工業局表示,大陸第二枚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二號」昨天已成功從外太空傳回第一批科學探測數據。「嫦娥二號」預計飛行至明年年底,大陸二○一三年將發射「嫦娥三號」。
新華社報導,「嫦娥二號」衛星預計從月球飛往「日—地拉格朗日L2點」(離地球約一百五十萬公里遠,太陽與地球引力平衡點),環繞飛行至明年年底,為日後將建成的外太空測控站提供太空環境測試和校驗,進一步驗證大陸航空的遠距離測控能力。
報導說,「嫦娥二號」搭載的太陽風離子探測器、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X射線譜儀、γ射線譜儀、微波探測儀等儀器設備,將探測地球遠磁尾的帶電粒子,並對可能的太陽X射線爆發和宇宙γ暴等進行觀測,獲取科學數據,提高對太空環境的認識。
「嫦娥二號」已從一百七十二萬公里外太空傳回第一批探測結果,這些數據是在「嫦娥二號」從月球飛往拉格朗日L2點過程中,經太陽風離子探測器、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γ射線譜儀等三種儀器所獲取的太空環境探測數據。國防科技工業局表示,這些數據對大陸認識太空環境具有重要價值。
「嫦娥二號」原本是「嫦娥一號」的備分衛星。「嫦娥一號」完成任務,按預定計畫撞月後,「嫦娥二號」便改造為「嫦娥三號」的探路者。除了搜集太空環境數據,更重要的是對「嫦娥三號」登月任務的著陸區進行高精度攝影,以及完成各項設備的遠距離遙控測試。
目前,「嫦娥二號」已獲取了全世界覆蓋最全、分辨率為七公尺的全月圖,而且成功傳回虹灣地區分辨率優於一點五公尺的細部圖像。此外,也測試完成在月球背面、內側,不可視的情況下,用主發動機降軌,驗證自動控制系統、導航控制系統與主發動機之間的協同能力。
「嫦娥二號」在八月二十五日晚間從月球軌道出發,將經過七十七天飛行,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的環繞軌道。
目前,「嫦娥二號」衛星狀態良好,剩餘推進劑約一百一十五公斤。預計二○一三年前後發射的「嫦娥三號」目前處於初步研製階段,正在進行各種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