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長日前對新生演講,提醒新鮮人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不隨便蹺課,以及不亂停腳踏車等「四不」,引來議論紛紛。
某大學教授指出,培養一名台大生,四年就要花納稅一百多萬,為的是希望他們將來能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因此認為台大校長對大學新生盡談生活細節,是「層次不夠高、格局不夠大」。
「四不」代表誠實、認真與公德心,是國小就應建立的習慣與基本品德,大學生還需要被殷殷叮囑,這恐怕不是校長「格局不夠大」,而是整體國民「層次不夠高」,本應小學就學到的,卻得一直教到大學,真是國民教育出了大問題。
一位台大四年級生表示,聽校長講「四不」,到大四才認同而「有感覺」。如果大學還不教,進入社會,誰能教?連停好腳踏車的自律都做不到,何談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美國一位女孩,九歲生日前聽到非洲旱災嚴重,數百萬兒童因缺乏少乾淨水源而活不到五歲,因此她請親友不要買禮物為她慶生,把錢改捐給非洲難民,她在網上說:「請捐助我的募款行動,不要送生日禮物給我。」她的愛心透過網站持續發酵,大家更加踴躍捐款。九歲的她就造福人類,何需要讀大學。品德從小就該教好、培養好,就不會浪費社會成本、更不會浪費自己的生命。(心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