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金峰鄉九十八歲排灣族耆老溫金鳥是目前全鄉唯一尚存有「文手」文化資產的老人,昨天鄉辦聯合豐年祭,一開始就由全鄉民擁她入場,各部落後輩依序獻禮,代表對她的敬重與祝福。
「文手」是古早排灣族對十五、十六歲青少年的表現一種肯定,由頭目家族在其手腕上刺青,表示已成年,可以參加社會活動;而依據排灣族社會階級及家族的不同,所刺的紋路也不同。
例如象徵太陽意義的圖案是貴族的專利;或正三角與倒三角相叉的圖形印章,是頭目對土地所有的權力,也只有當家頭目才有此資格。不過,「文手」習俗在日據時代即已斷絕。
溫金鳥兩隻手背上的刺青已漸模糊,但仍可從豐富的圖案中,得知當年頭目家族對她的高度喜愛及肯定程度。
溫金鳥的二女兒溫美代表示,母親當年可是位漂亮女子,在頭目家族擔任女樸、服侍公主,頭目的妻子見她有雙好手藝,為她文手,後來頭目二公子愛上她,與她相戀結婚,母親也成為頭目家族一員。
她說,母親不只九十八歲,實際年齡應有一百零五歲,視力、耳力漸退,身體還算健康,也能靠拐杖行走。從小溫美代就會撫觸母親的雙手,好奇詢問「文手」由來,長大才知母親身上帶有如此重要的文化資產,她為母親感到榮耀。
溫金鳥僅懂母語,昨天身穿最傳統的絨布製排灣服飾、帶著靦腆笑容,在大熱天下接受眾人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