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塑化劑汙染食品風暴延燒十八天,六大食品學會理事長昨天舉行聯合記者會,強調食品業攸關每個人的健康,更應秉持良心與專業,呼籲政府推動「三要一不」的目標,重建食品業的生產秩序與消費信心。
六大學會包括台灣食品科技學會、台灣保健品學會、台灣營養學會、台灣農業化學會、台灣公定分析化學家協會、台灣乳酸菌協會,聯合聲明中要求政府應做到「三要」:要建立適當食品履歷、要有食品專業人員、要強化檢驗與稽查;「一不」則是讓消費者不用過度擔心。
台灣食品科技學會理事長陳陸宏表示,外界要求建立食品履歷的呼聲很高,但不可能一個食品能把所有原料、添加物的履歷從頭做到尾,適當的食品履歷是讓每一層業者,都能往上追一至二層的來源。
台灣公定分析化學家協會理事長孫璐西認為,食品業應落實專業把關,包括食品原料供應商也應有專業訓練與證照制度,廠商也應對原物料進行源頭管控,甚至不定期查訪,如果廠商看過昱伸髒亂的廠房,「還會跟他買原料嗎?」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進崑表示,塑化劑通常可在一至兩天內自然排出體外,如果擔心殘留,建議多吃蔬果與五穀雜糧,因為膳食纖維可幫助塑化劑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