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衛生署昨起展開清查塑化劑汙染食品的D-Day行動,首日新北市有一家賣場與兩家超商,由於架上有未具備安全證明的五大類商品,立即被開出處分書。衛生署強調除了現場稽查、也會對架上商品進行抽驗,並持續要求衛生局對轄區工廠全面稽查,若原料來源有疑義,會先回收與檢驗,不排除擴及五大類以外的商品。
二十二縣市衛生局與消保官,昨天凌晨出動一百七十八人,分三十四組訪查一百零七家商店,不少商品因安全證明不夠明確,或訂成一疊、不方便民眾查閱,被要求改善後才可上架,有三家則因商品未附安全證明仍持續販售,店家將遭處三至十五萬元罰鍰。
這項掃蕩措施引起不少通路店家抱怨,衛生署長邱文達表示,D-Day的行動非常重要,也有宣示效果,陸續有廠商自首原料可能遭塑化劑汙染而主動下架。對於檢附未遭塑化劑汙染證明的上架商品,他強調也會開始抽驗,避免廠商販售與送驗的品質有不同,呼籲廠商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廠商必須提出原料的安全證明,如果來源與昱伸或賓漢有關,一律下架;對於文件有疑慮的部分,衛生單位會進一步到工廠稽查並檢驗,這番全面清查不排除擴及五大類以外的商品。
昱伸香料公司被查出違法添加塑化劑DEHP到食品添加物,外界質疑香料公司為什麼能夠持續購買這類毒性物質,並質疑僅將DEHP列為第四毒性物質,導致管理鬆散,環保署毒物管理處處長林建輝表示,昨已公告提升第四類毒性物質的申報頻率,從原本的每月記錄、每年申報,增加為每日記錄、每月申報。
環保署也承諾,近日討論將塑化劑提升為第二類毒性物質的可行性,並考慮引用行政程序法,可不經公聽會和預告就公告實施,預計一、兩周內可決議。
新聞局長楊永明轉述行政院長吳敦義指示,回應社會期待修法重懲不肖業者,衛生署昨天已將《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送行政院審議,希望在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前完成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