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建築物可以自己發電自己用,你最希望太陽光電板變成建築物的什麼部分呢?
高雄世運主場館可說是太陽光電科技與建築結合的成功案例,為了讓太陽光電的應用更普遍,科學家和建築家都在努力,研究發展可以替代建築物建材的太陽光電系統。例如,用太陽光電板建造的屋頂、牆面或是窗戶,不但提供遮陽功能,可以降低建築物外表溫度,更兼具建材及發電的功能,國內外已經有許多應用案例,例如大樓帷幕牆或外牆、停車場遮陽棚、大樓天井、住家式斜瓦屋頂、大型建築物屋頂、隔音牆等等。
二○○九年世界運動會,就在高雄這座可容納四萬名觀眾的運動會場舉行。高雄運動場館的設計,突破傳統封閉式運動場館的概念,最特別的是結合了綠建築與太陽光電科技。
世運主場館的屋頂面積約有二萬萬一千八百二十二平方公尺,其中一萬四千一百五十五平方公尺,舖設了八千八百四十四片太陽光電板,共計裝置了一百萬瓦(1MW)的太陽光電系統,全年約可發電一百一十萬度。
坐在觀眾席上,抬頭就可以看到舖滿太陽光電板的屋頂,這個半開放的屋頂不但可以利用陽光產生電力,還可以發揮遮陽的功能,提供觀眾一個涼爽的遮蔭空間。
根據中央氣象局九十九年的氣候監測報告,高雄市全年日照時數是二千三百七十八點四小時;表示高雄世運主場館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去年共有二千三百七十八點四小時在發電喔!這個太陽能屋頂的發電量在比賽期間,約可提供百分之八十場館用電,而沒有比賽期間,則可以供應整個場館所有用電,厲害吧!
現在國外已經有很多機場、車站或是運動場,都裝置了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台灣也有愈來愈多公共建設投入陽光發電的行列,把台灣太陽光電科技推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