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經濟新聞》昨天報導,日本政府估計本月大地震與海嘯帶來的經濟損失超過三千億美元,是日本歷來最慘重的天災,也是一九九五年阪神地震災情的二‧五倍以上。
《日經新聞》指出,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二十三日在內閣會議上提出這項震災評估報告,並以此做為救災計畫與緊急重建預算的規畫藍圖。
日本政府初步估計,此次天災帶來約十五至二十五兆日圓(一八五○至三○八○ 億美元)的損失,主要涵蓋道路、住宅、工廠與其他基礎設施的毀損,災情遠比阪神地震的約一千億美元損失慘重。
若以初估損失範圍的上限計算,這次天災相當於抹去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六。
不過,《日經新聞》說,政府二十三日第一次提出的災情估計報告,並未納入規畫停電與福島核電廠危機帶來的經濟活動損失。
雖然許多經濟學家預期,龐大的重建活動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為日本經濟注入迫切需要的刺激,但他們也警告,電力短缺是經濟重建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
供應東京與周遭地區電力的東京電力公司,已損失約百分之二十的火力與核能發電產能,未來可能也無法充分復原,以應付夏季的尖峰電力需求。東京電力的供電地區,產值約占全日本的百分之四十。
未遭地震衝擊的日本西部地區因為使用不同的電頻,所以也無法以剩餘的電力支援東京電力公司。也就是說,東京與周遭地區未來還會有更多次的停電。
三月十一日地震發生之後,東京鄰近地區便實施輪流停電,導致很多工廠停工,商店與辦公室關閉,很多公司員工也無法通勤上班,連購物消費也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