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外相前原誠司上任不滿半年就決定辭職,預計將給日本外交帶來巨大影響。菅直人首相原計畫於六月下旬訪美,並發表以深化日美同盟的成果為主要內容的聯合聲明。前原作為民主黨內屈指可數的親美派,其辭職還可能會影響到上述訪美日程。
日本共同社分析指出,前原明確提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安全的「基軸」,去年九月上任以來先後四次訪美,並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等人建立良好關係。他以在野黨時期培養起來的在美國政界的人脈,在修復鳩山執政時期因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而惡化的日美關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日本媒體更關心的是,前原辭職對中日關係的影響。日本媒體六日紛紛轉述新華社相關報導,並稱前原「被中國媒體形容為『日本鷹派政客』、『對華關係火頭』」,又引述中國日本專家稱「前原的強硬態度是中日撞船事件惡化的主因之一」。
共同社的分析就此指出,日美關係因前原人脈看似良好,但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外交卻屢遭挫折。去年九月的釣魚台(日本稱尖閣群島)撞船事件導致日中關係急劇惡化。日中韓三國外長會談本月十九日將在京都舉行,日本方面原本希望藉此恢復與中國在政治層面的對話並改善日中關係。但是,如果外相突然更迭,那麼可能將不得不對計畫做出修改。
同時,自去年十一月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訪問北方領土起,俄羅斯接二連三的向日本發難。許多日俄外交人士認為,近年日本首相和外相等領導人的不斷更換,使俄羅斯逐漸喪失與日本談判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