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LPGA美國女子職業高球巡迴賽的部分版圖移到亞洲,亞洲球員樂當主角,歐美球員倒有些不能融入。
挪威老將派特森結束泰國女子賽第三輪的比賽,走向繳卡處途中,記者依規定,先打招呼表明希望稍晚有採訪機會,派特森面無表情:「不要。」
LPGA的工作人員一旁見狀,說:「幾年下來,我可沒看過派特森在這裡(泰國)接受(非官方安排的)訪問。」又說:「正確地說,除了日本、南韓等亞洲球員,其他國家的球員根本不理這邊的記者。」
由於美國贊助商陸續撤資,LPGA賽事非但無法回到過去三十場以上的規模,且今年二十四場賽事有十一場不在美國本土;在亞洲就打七場。曾幾何時「美巡賽」變「亞巡賽」。
亞洲國家期待世界級球員來秀球技,紛紛砸重金辦高獎金比賽,領權利金的LPGA樂得數鈔票。
台灣旅美球員洪沁慧說:「在美國打球,根本沒人理。」曾雅妮也常嘆,回台灣或其他亞洲國家參賽,跟隨的觀眾「比四大賽多」。
在美國境內或歐洲的比賽,日本媒體願派大批記者隨行報導,南韓記者在亞洲區不會缺席,台灣球員確實孤單,頂多像曾雅妮以世界第一的身分,受邀出席官方記者會。
立場對調,歐美球員在泰國、新加坡等地出賽,也是被冷落的一群。久而久之,她們選擇「不融入」,畢竟自己的市場不在這裡,不需配合。台灣的旅美選手都說,若不是每年比賽辦得愈來愈少,歐美球員寧願不來這麼遠的地方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