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衛生署自民國九十七年四月開辦「長照十年計畫」,對一定年齡以上的失能者提供服務,昨天舉行三年成果發表,長照服務量占總失能人口比率,從百分之五增加為百分之十六,需求最高的是家事協助等「居家服務」,但換手幫忙的「喘息服務」成長最快,可見失能者家庭對長照有迫切需求。
鄧素文指出,失能人口約有四十四萬人,三年來長照總共服務了七萬多人,分析長照個案的社經狀況,中低收入戶或是低收入戶各約百分之十二,較全國比率高出一成,可見的確協助到經濟弱勢族群。
長照服務目前有八項服務項目,包括居家服務、居家護理、社區及居家復健、輔具購買與租借、老人營養餐飲、喘息服務、交通接送、機構服務。鄧素文表示,除了機構內有一定比例的人力是外勞,其他服務都是本國籍看護提供,時數與次數有一定限制。
鄧素文表示,「長照十年計畫」是先導型的試驗計畫,資格限制較嚴格,「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以此計畫為架構,但放寬限制,不再限年齡,只要失能或預期失能超過六個月者,就可申請服務。若下會期順利送入立法院審議通過,未來將整合既有的服務體系,有共同規範來遵循,下一步才能開辦長照保險。
外勞看護不在目前長照計畫的範圍內,之後如何銜接到長照服務法草案內,鄧素文表示各部會正研擬中,近期將提出一個有共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