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二代健保按照家戶總所得繳健保費,所得計算內涵引起爭議,尤其炒股、豪宅暴利難課稅,國民年金的「虛擬所得」卻要算健保費,費率未定案、所得上下限朝野沒共識。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指出,二代健保認定的家戶總所得內涵,是將「有錢人的所得不算所得」,因為炒股等資本利得所得不列入計算,公務員退職所得也不列入;但對參加國民年金保險的家庭主婦和失業者來說,卻是「沒有所得也算所得」,「推定」所得是基本工資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元。
王榮璋引用國稅局網站公開資料指出,台灣有六十七戶人的綜合所得淨額是零,全年股利所得卻高達七億五千九百萬元,在最低稅負制之下,只要繳少少的稅,如果按照二代健保的規劃,以後這個六十七戶也只要繳最低健保費。以後股市大戶負擔健保費和他們的高收入不成比例。
民進黨立委黃淑英指出,家戶總所得除了以綜合所得稅的所得額度為基礎外,還應納入海外所得、資本利得、分離課稅所得及退職所得等,才能符合公平原則,而且二代健保究竟會不會增加部分低收入家庭的負擔,衛生署沒有交代清楚。
對此,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連國稅局都課不到稅的資本利得,中央健保局怎麼會有辦法去收這部分所得的健保費?二代健保雖然可能結果大家都不滿意,但是保費負擔還是會比現制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