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紙該不該丟馬桶?環保署昨天邀集環保團體、學者專家及機關召開諮詢會議,會中討論激烈。環保署表示,將展開衛生紙溶解程度等實驗,預計九月底完成初步評估。
環保署表示,衛生紙是否可丟馬桶的建議,主要是針對公共廁所的管理與清潔進行討論,私領域不能強制;若未來決議衛生紙須投入馬桶,廁所的垃圾桶也不會因此消失。
使用完的衛生紙丟馬桶處理,國外行之有年,但台灣能不能比照推行,衛生署昨天邀請各界表示意見。
環保媽媽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蘇彩莉表示,衛生紙投入馬桶,就使用者角度而言,是較舒適方便的方法,國外可以做而國內不能做,原因要找出來,看能不能力求改善,同時要做好省水減汙的配套措施。
台灣衛浴文化協會名譽理事長吳明修說,其實會堵塞馬桶的是面紙,並不是衛生紙。他發現,許多公廁門口販賣的是面紙、容易買到的「小包裝」商品也是面紙,這些應改為衛生紙才對。
環保署水質保護處科長王嶽斌表示,全國公共汙水下水道鋪設率為百分之二十四、社區專用系統為百分之十四、合併式汙水淨化槽為百分之十二,比率仍偏低;若現在推行衛生紙投入馬桶,對建築物汙水處理管線設施是很大的負擔。
王嶽斌說,國家標準檢驗局僅規範衛生紙吸水強度、破裂強度,沒有規範遇水溶解程度與速度,如果要推行,可能要對此訂出標準。另外,目前衛生紙水解強度是每平方公分七公斤,馬桶沖水溶解力是每平方公分十公斤,理論上可以溶解衛生紙;實務上卻常發生各種衛生用品丟入堵塞的情形,包括抹布、紙尿布、衛生棉等,「衛生習慣」也是要考量的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