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竹北訊】新竹縣新埔鎮民彭鴻欽在工廠工作了三十四年,但經常利用假日撿玉石、雕刻,拜師學書法,最後竟在玉石、書法和繪畫上習得不錯的成果,他昨天起到八月十日在縣立美術館舉辦首展。
「太神奇了,生產線上的工人,是藝術家,也是文山里之寶」,新埔鎮文山里長劉鳳蘭昨天出席展覽開幕茶會,二十餘年來,看到彭鴻欽假日都努力雕刻、練書法,直說「真的不容易。」
彭鴻欽退伍後進入遠東新世紀(遠東新埔化纖廠)生產線任職,至今三十四年;他對書法藝術感興趣,約二十年前開始投入書法和玉石藝術。
「我將幾千公斤的石頭,做成一件件作品。」彭鴻欽說,從撿石頭開始,每逢颱風或大水後,就沿著新竹縣鳳山溪或海邊撿石頭,逐一敲打聽聲辨色,從中找出玉石,並透過切割、琢磨做成玉石藝術品,作品七成以上來自竹縣鳳山溪石材和西海岸玉石。他曾經說過:「我要讓台灣玉石之美,充分釋放」。
他也喜愛書法,曾向趙明、田玉青、王北岳、杜忠誥等名家拜師,篆、楷、隸、草都精,畫瓜果蔬草唯妙唯肖,並把技巧運用在雕刻玉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