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歷經十八小時、三百零三次表決戰後,立法院院會昨天終於三讀通過國營事業預算案。民進黨表示,這是給國民黨一個教訓;國民黨則反擊,無法在汛期前通過災害防救法修法,若影響救災,民進黨要負最大責任。
民進黨對國營事業預算案採拖延戰、提出三百餘修正案,且只靠三名黨團幹部「監場」,即讓議事陷於牛步化,從前天下午開始,每案表決加重付表決至少花三、四分鐘,也讓「挑燈夜戰」變成「通宵達旦」。直到昨天上午七時立法院長王金平接替主持議事後,因藍綠紛紛撤案,終於加快審議腳步,並順利三讀。
藍綠徹夜奮戰結果,九十九年度國營事業預算案原列營業總收入二兆八千四百八十億元,減列十九億元;營業總支出原列二兆七千一百四十八億元,減列四十三億元。
議事人員統計,這回藍綠共表決三百零三次,雖未創下單一法案表決最多紀錄,但仍為史上第二多的紀錄。立法院一九九五年曾為正副總統選罷法表決三百九十三次,前後歷時達三天三夜。
民進黨團幹事長李俊毅說,會堅持要表決,因為國民黨在陸生三法初審時不遵守議事程序,所以現在就要給國民黨一點教訓。只是對於民進黨的拖延戰術,國民黨政策會執行林益世則說,民進黨只要不用肢體抗爭,戰術上的拖延可以接受,但無法趕在防汛期前審查完「災防法」等重大法案,民進黨要付最大責任。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中午於院會結束後,循例至立院向立委致謝,他雖禮貌性稱本會期「成果豐碩」,但也表示「還有若干急切的法案」,例如災防法、地質法乃至兩岸經濟協議(ECFA)等,最快本月底前就會請求立院加開臨時會。
至於飽受批評的公債法,吳敦義強調,「因有不同意見,還需要更多的考慮與討論」;他也指出,我國財務尚稱穩健,「但債務累積也要注意,拘束它、不能完全放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