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2000人霑法益

李香櫞 |2010.06.06
1460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南屏別院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共二千人同霑法露。人間社記者樂嘉龍攝
禮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主持(右上圖)。 人間社記者楊盛輝攝


【人間社記者李香櫞高雄報導】南屏別院昨天舉行「二○一○佛光山南屏別院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兩千人參加,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主持。大師說,皈依三寶有百分之百利益,人人可皈依,並請皈依者高喊「我是佛!」勉勵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佛心行事,便能惡道除名,人天有份。

為解除大眾對信仰、皈依、受戒的疑慮,大師表示,皈依是正式成為佛教徒的儀式,如果沒有皈依,拜拜、上香只能算是佛教的尊敬者。透過皈依與佛接心,佛的威德慈悲灌注到身心,彼此感應道交,可以成為正式的佛教徒、三寶弟子。

皈依是信仰宣誓  

皈依一定要素食嗎?「不一定,」大師說:「吃素是生活習慣,皈依則是信仰的宣誓。」皈依三寶後若要改信他教,會不會遭天打雷劈?大師要大家別擔心,佛教不是恐嚇人的宗教,改信他教只是個人道德上有欠缺,沒有罪過,不信佛教如同轉學,佛祖不會怪你,只要向佛祖告罪、說明即可。     

皈依是否可拜祖先?大師肯定地表示,當然可以。「拜拜和皈依不同,拜拜是禮貌、是一時的尊敬;皈依是終生的信仰,終生的許願。」並進一步說,皈依不是拜師父,皈依是以佛法僧三寶為師。「今日大家皈依成為臨濟宗第四十九代弟子,這是有傳承的。」並強調自己出家七十多年,仍舊天天皈依,時時、處處提醒自己不忘記皈依三寶,同時勉勵與會者常念三寶,增加福慧。 聽經聞法啟智慧 

對於佛教徒的平日修持,大師鼓勵大眾參加道場及福慧家園共修,藉由聽經聞法開啟智慧,或參加佛光會互相砥礪。平日在家時,亦能晨起睡前靜坐五分鐘,佛前上一炷香、獻花、問訊,每日誦念心經一卷,持之以恆,自然福報無量。     

提到作為佛光山的信徒,可以到別的道場去拜拜嗎?大師認為,寺院雖不同,但佛祖是同一個;不同的是,就像一位女性可以與多位男性來往,但丈夫只有一個,南屏別院是皈依的常住,其他只是拜拜參訪之地。大師說,戒是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侵犯者等於犯五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不飲酒酖吸毒品)。且戒有輕、重罪之分,輕戒易犯,可透過不斷懺悔而滅罪消災。

維士比集團董事長陳和順、戚品淑伉儷再次受持五戒,「看到大師年紀這麼大,為了佛教還是這麼忙碌,我也要加緊腳步前進。」戚品淑眼眶含著淚水,歡喜地說,有好幾位公司同仁前來受戒,看到大家如此精進,也砥礪自己更不能懈怠。   

道長道友齊受戒

台南無極慈母宮道長許振中亦帶領二十三位台北、台南的道友,把握難得因緣受持在家戒法,「雖然我們屬於道教,但佛道雙修,尤其在修學路上三皈五戒是必要的過程,因而勉勵同參道友在佛道上更上一層,一定要受五戒。」   

佛光人第二代曾盈勳伉儷,在母親黃翠霞陪同下,帶著剛滿月的女兒曾淯新皈依。一家三代信仰傳承的曾盈勳表示,原本帶著孩子的滿月飯到道場與大眾分享喜悅,得知大師要主持三皈五戒典禮,因而帶著家人一起來皈依,他別無所求,只是期望家人平安健康。

六對雙胞胎同時出現在佛光山南屏別院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上,一同皈依三寶。圖為其中的五對雙胞胎,左五除外。人間社記者如介攝
  

六對雙胞胎皈依

三皈五戒典禮裡,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六對雙胞胎。原本引禮法師在找這六對雙胞胎,遍尋不找,想不到喊了一聲:「雙胞胎在哪裡?」現場此起彼落回應:「我在這裡。」六對雙胞胎並蒂花開,包括最大十歲、最小兩個多月。他們在家人的帶領下皈依,共同心願是「平安長大,佛陀加被開智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