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政府針對屋齡超過三十年以上的「中低樓層老舊建物」更新案,釋出大利多;市長郝龍斌決定依「都市計畫專案變更」,給予四、五層樓的老舊建物最高兩倍的法定容積,或是原容積加上零點五倍的法定容積,現地重建,加速都市更新。
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統計,台北市有三成的房子屋齡超過三十年,其中不易更新的四、五層樓又占八成,約二十九萬戶,以每戶四人計算,相當一百一十六萬人,今年八月一日推出的五年專案計畫,凡基地為完整街廓或面積達兩千平方公尺(約六百零五坪,以原建蔽率百分之六十計算,約四十八到六十戶),一半以上住戶同意均可提出申請。
整個專案,經住戶向市府申請、審議,約十五個月,另建照核准、開工完工約要三年時間。
郝龍斌指出,該專案因容積獎勵,建案坪數增加,區段較好的房屋所有權人不僅可以「免費」舊屋換新屋、室內建坪不縮水,甚至可再加一個停車位。
更新處長林崇傑指出,參加更新專案戶數必須高於原戶數量,若有二十萬戶參與,更新之後將可提供四十萬戶住宅,除二十萬原住戶自居,其餘二十萬戶釋出到市場,以「都市更新審議會」審核過的合理價格販售,銷售的利潤由住戶分享,這也就是可以「免費」換新屋的原因。
另外,該專案最大特色是,由市府協助整合住戶意見,避免建商介入獅子大開口,市政府也鼓勵住戶自組「更新會」,每案的都市更新前期整合及規畫費用,最高可申請到五百二十萬元,較原先的兩百六十萬元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