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接管地球日 大搞綠色消費

 |2010.04.23
76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一屆「地球日」一九七○年揭幕時,主辦單位分文不取,開課指導企業界和政府領導人如何善待地球。四十年後的四月二十二日,地球日變成推銷產品的大好時機,企業形同接管地球日。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的巴哈馬雨傘公司推出一款別致雨傘,說能夠「儲存、回收」雨水。紐約「灰線」觀光公司一邊照樣使用化石燃料,一邊促銷「地球周」包裹行程,載你參觀植物園,或者到花市買花。

這情況,發起地球日的許多環保先驅看在眼底,痛在心裡。首屆地球日的全美協調人海耶斯(Denis Hayes)說:「這是可笑、變態的行銷,踐踏地球日的真諦。」

但企業界大舉搭上地球日便車,反映這個環保運動日益容忍大企業。許多大型環保組織現在承認,他們如果想真正改變社會的行為,就必須接受企業挹注,至少必須和企業合夥。

今年,「綠色和平」和科技大戶思科、谷歌合辦網路研討會,討論如何利用視訊會議、雲端計算之類新科技,來減少美國的碳足跡。

反亂丟垃圾的非營利組織「保持美國美麗」,和可口可樂合作推出在街頭加強回收飲料罐的「夢幻機器」。美國每年生產二億多個飲料罐,其中不少來自可口可樂,汙染海灘、海洋和內陸水道。

而為了替「地球日四十周年」募款,佳士得公司拍賣一連串「體驗」,包括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打一輪小白球。

法新社指出,拍賣項目還包括峇里島五天假期;兩張「二○一一年浮華世界奧斯卡之夜酒會」入場券,持有者可以到場親近好萊塢頂級名流;還有六個隨同《國家地理雜誌》總編輯前往非洲波札那探險和拍照的名額

;以及讓寶寶當GAP嬰兒裝廣告模特兒的機會;所得款項相捐給四個非營利環境保育機構。

佳士得說,這次拍賣「匯聚許多平生難得的名人體驗和獨家商品」,好萊塢女星莎瑪

‧海雅克、布魯克‧雪德絲、約旦王后努爾,及前網壇名將馬克安諾(John McEnroe)都將出席。

地球日的動力源自草根,但企業界說,今天領導環保的是企業。企業界在商言商,最大目的當然是賣產品。他們賺錢之餘,自稱做了一件功德:教消費者知道他們做了多少善待環境的改變。

地球日的改變,其實也反映當今社會的環保文化:今天的環保文化變成只追求「綠色消費」,忘了改變制度才是根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