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興衰 皆在穆加比

 |2010.04.19
93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九八○年宣告獨立後,由於總統穆加比興建診所和學校,使得辛巴威一度成為非洲醫療最進步和識字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帶動了經濟成長。
辛巴威大學政治學家馬速農古力(Eldred Masunungure)說
:「一九八○到一九九○年代初期充滿了希望,圖表顯示,獨立後第一個十年的經濟上揚,第二個十年陷入不景氣,第三個十年是一場噩夢,不堪回首。」
該國經濟逆轉始於一九九七年,當時,總統穆加比在戰時老兵為退休金發起暴力抗議的情況下,向壓力屈服。
與此同時,公民團體和工會也開始伸張勢力,組成日後的「民主改革運動」,成為該國第一個存活的反對黨。
穆加比轉而求助民粹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激烈言辭,來對抗民主改革運動,在二○○○年發動土地改革,佯裝要糾正殖民時代的遺緒,將白人擁有的農場分配給沒有土地的黑人。
隨之而來的亂局傷害了以農業為主的經濟,使經濟規模減縮到一九八○年的一半。辛巴威幣值急貶,使一度能出口糧食的該國轉而必須仰賴外援,並出現創下世界紀錄的惡性通貨膨脹。
二○○八年,辛巴威的通貨膨脹率已達到百分之兩百二十萬,辛巴威發行面額一千億元的鈔票
;二○○九年,辛巴威中央銀行刪除辛巴威鈔票上的十二個零,使一兆元等於新的一元。
在觀察家指為舞弊的二○○二年選舉過後,西方對辛巴威實施制裁,包括凍結穆加比及其左右人馬的資產。
這時辛巴威政府自陷孤立,驅逐外國記者,將先前的殖民宗主國妖魔化,使其與西方本已棘手的關係更加緊張。
二○○八年,穆加比看似即將走到政治盡頭,當年民主改革運動在國會選舉贏得多數席次,但改革運動領袖以支持者遭暴力對待為由,退出第二輪總統選舉。
  經數月談判,穆加比與在野勢力達成權力分享協議,繼續擔任總統。
如今多數辛巴威人對過去的羅得西亞(Rhodesia)政權已不復記憶,辛巴威也出現了變化,人民平均壽命只有四十五歲,而一九八○年代為六十一歲。
目前,辛巴威有百分之四十一的人口不及十五歲,有百分之八十人民陷入貧窮,許多受過教育的人民都已出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