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全球鋼鐵業和排行前三大的鐵礦石業者的爭端升高,歐洲鋼鐵聯盟(Eurofer)日前致函歐盟執委會,要求針對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力拓,以及必和必拓三家鐵礦石業者,調察他們壟斷市場聯合漲價的行為。
未來鐵礦石將轉換成較高價格的短期合約,歐洲鋼鐵聯盟說,下游客戶成本可能增加多達三分之一;全球最大鋼鐵廠阿塞洛米塔爾(ArcelorMittal)執行長米塔說,該公司將把上漲的原料成本轉嫁給客戶,他預期鋼價第二季每公噸大漲一百五十美元。這波上漲恐影響整個汽車業、製造業和營建業,並減緩歐洲經濟復甦速度,甚至導至衰退。
歐洲鋼鐵聯盟對此新制表達不滿,上月底發表聲明表示,有強烈跡象顯示這三家礦石業者不當協同漲價,並施壓個別鋼鐵企業接受這些價格,此舉違反歐盟競爭法規。總幹事莫法特表示,「兩拓一谷」要求巨幅漲價沒有道理,因為調漲幅度高達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百,這「無法反映鋼鐵市場的現況,也違反供需情勢…我們呼籲調查這些供應商是否有不可告人之密」。
聯盟並且重申,反對必和必拓合併,直批這項合併將增加鐵礦石供應的集中度。世界鋼鐵協會(WSA)也表示,鐵礦石業者主宰市場的做法惡質,需各國緊急調查。
歐盟執委會表示,歐洲鋼鐵聯盟的來函不算正式申訴,因此執委會不會據以展開新調查;但執委會正在審核力拓和必和必拓的合併案,將認真考量鋼鐵聯盟的立場。
該事件的起因,是「兩拓一谷」主控全球百分之七十的鐵礦石產量,但三家業者最近積極改變已實行四十年的年度議價制,改為和現貨價格掛鉤的按季(指數)定價制。依新制,今年鐵礦石價格比去年增加百分之百。
傳統做法不受現貨波動影響,但依照兩拓一谷的新制,供需雙方簽約時將不寫定價格,最後價格按商品到港前五天的指數平均價格決定。指數定價是到岸價,包括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