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食品取代主食 肥胖盛行

張雅雯 |2009.11.29
1253觀看次
字級

國民營養調查顯示 與十年前相比 國人代謝症候群明顯上揚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衛生署調查顯示,十年來國人主食平均少吃一碗飯,但多吃了糕點、餅乾、包子、三明治、速食麵等零食,增加了脂肪及鈉,飲食品質不佳,導致肥胖盛行。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潘文涵表示,與十年前相比,國人腹部肥胖、代謝症候群明顯上揚,特別是成年男性,過重跟肥胖盛行率從百分之三十三點四激增到百分之五十點八。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副教授吳幸娟指出,熱量過高是導致肥胖的關鍵,國人五穀根莖類攝取量降低,替代的是糕點餅乾與泡麵等加工食品,膳食纖維減少、脂肪過多也攝入過多鈉。

調查也顯示,年輕人平均一天的蔬菜攝取量只有兩份、水果只有一份、乳製品更只攝取零點三份,都比建議攝取量少一半。

吳幸娟提醒,主食應以全穀根莖類為主,如米飯、全穀麵包,不要以糕點、泡麵、包子替代,以免熱量過高;也應補充蔬果、乳製品,達到均衡飲食的要求。

【本報台北訊】衛生署最近完成「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發現不少人對減重一知半解,六成民眾根本不會算身體質量指數(BMI),更不知BMI超過二十四就過重。

文化大學食品暨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林薇表示,這份針對十九到六十四歲國人進行的調查,發現民眾在「每日建議食物份量」,以及「體重與減重」要加強。

例如問到男性一天吃一個荷包蛋、一隻棒棒腿、兩片豆乾、一塊豬排,約百分之六十三的民眾覺得蛋白質攝取量「剛剛好」,其實以半個手掌心大小算一份,男性一天只需三到四份。林薇表示,國人也有「喝湯比吃肉營養」的錯誤觀念。

問到一天一瓶養樂多是否攝取足夠奶類,四成的受訪者也誤以為正確。林薇說,養樂多是稀釋發酵乳,不算健康乳品,每天應該喝兩杯兩百五十西西的牛奶或優酪乳。

調查發現,計算BMI可代表體重標準或過重,有過半民眾沒聽說過,只有約四成民眾會正確算出自己的BMI,而正確算法應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平方。若肥胖需要減重,每天建議攝取熱量不應低於一千兩百大卡,但是有二成六的受訪者竟認為,只需要五百到八百大卡就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