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愈來愈多公司傾向選擇發行公司債集資,而不向銀行舉債。金融數據供應商Dealogic的資料顯示,截至本月十三日止,今年全球非金融機構的發債額達到破紀錄的一點三一兆美元,已超越過去任何一年的總額。尤其美國在低利率及各項救市措施支撐下,企業今年發債總額超過一兆美元,寫下成長最快紀錄。
這是一九九五年有紀錄以來公司債發行量首次超越銀行貸款,今年迄今全球企業向銀行貸款的總額僅一點零八兆美元,顯示公司債和銀行貸款的此消彼長,和兩年前大相逕庭。二○○七年全球企業向銀行貸款額為四點一六兆美元,是公司債發行量的四點五倍。
金融海嘯後,銀行減少對外放貸,加上美國政府推動低利政策、資金湧入固定收入基金,都助長公司債的發行。BNP Paribas分析師指出,市場已走向公司債導向。
二○○七年美國公司債發行總額創一點一七兆美元紀錄,去年銳減至八千七百三十二億美元,今年則迅速成長,以花旗集團和通用電氣(GE)融資部門發債金額最高。
而一向傾向於向零售銀行貸款的歐洲企業,在信貸緊縮下也不得不轉向公司債,今年歐洲企業已發行五兆美元公司債,超越向銀行借貸的三點一五兆美元。
但發行公司債是大企業的優勢,有足夠資金聘請投資銀行處理發行事宜。中小企業則只能訴諸高收益債券市場,須支付高額利息,不然只能任銀行貸款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