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用的都跌價 生活好過些?

高堂堯 |2009.10.06
92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處昨天首度公布「生活物價指數」,使物價指數能更貼近民眾日常生活感受。與八月相較,九月的生活物價指數中,甲類一一三點九七、下跌百分之一點二三,乙類一○九點二六、下跌百分之一點一四、丙類一一○點三六、下跌百分之一點一一。

生活物價指數是行政院經建會由現行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包括大類、中類和小類中的四百二十四項查價項目,挑選特定類別和項目試編而成;主計處第三科科長吳昭明表示,CPI指數太過龐雜、離一般民眾距離較遠,生活物價指數則將範圍縮小,以貼近日常生活的指標來反映物價狀況,從本月開始與上月物價指數變動概況一起發布。

生活物價指數分成甲類(以食物類為主,其他包括居住類的水電燃氣,及交通類的油料費等計一百九十項)、乙類(包括補習費、3C用品、旅遊團費等教養娛樂費等計二百四十四項)、丙類(衣著、洗髮精、衛生紙門診掛號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或價格變動較為敏感的項目,計二百三十九項)。

不過也有民眾認為,「庶民生活物價指數」不但看不懂,內容反而更複雜!明明呈現的是物價下跌,但剛好碰上颱風,菜價已經聞風上漲,生活物價指標顯然落後,未必貼近民眾的生活感受。

主計處第一次公布「庶民生活物價指數」,九月比八月下跌,但真不巧!公布時間就在芭瑪颱風來的節骨眼,菜價已經開始蠢動,「庶民生活物價指數」未必能反映民眾的生活感受,主計處科長吳昭明也很尷尬。

吳昭明指出,因為夏季電價費率期較往年早一個月結束,加上八八風災過去、蔬菜復耕價格下跌,旅遊旺季結束、團費價格也下降,致使九月CPI下跌,若以核心物價(扣除蔬果、水產、能源指數)來看,跌幅縮為百分之零點二九。

主計處指出,若以生活物價指數和CPI相較,九月部分食物類的價格明顯比八月為低:如蔬菜跌百分之十二點五四,蛋跌百分之五點六四;再加上夏季電價費率期提前結束,電價跌百分之十一點六二,而這些項目占生活物價指數中的比例,也相對高於CPI。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