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警告 亞太天災頻繁 是歐美25倍

 |2009.10.03
1082觀看次
字級

連日來地震、颱風襲擊 溫室效應加速極端氣候 備災刻不容緩 全球需達成新的排碳協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尼、菲律賓、薩摩亞多國近日遭地震、強颱襲擊,死傷慘重,聯合國副祕書長霍姆斯一日指出,亞太區是天災「高頻率區」,全球七成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於此;而亞太國家連遭天災重擊,再次突顯因應氣候變化、備災與預警的重要性。

聯合國指出,自上月二十六日以來,菲律賓、越南、泰國和柬埔寨先後遭到颱風「凱莎娜」襲擊,造成嚴重洪災與山崩,三百萬人受影響。上月二十九日,位於南太平洋的薩摩亞、東加、美屬薩摩亞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目前死亡人數近兩百人。

印尼蘇門答臘則於九月三十日、十月一日連續強震,死傷最慘重。由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兒童基金等專門組織組成的專家救災小組,已抵重災區印尼蘇門答臘巴東市。

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執行長海澤表示,亞太地區是全球天災「熱點」,亞太區人民受天災衝擊機率為非洲居民的四倍,更是歐洲及北美居民的二十五倍。

她指出,溫室效應使極端天氣愈增,天災愈頻繁,亞太國家尤其面臨風險,大自然不會遷就官僚作風,也不接受妥協,各國須擱置分歧、確定目標,她並強調,在年底哥本哈根氣候變遷大會中,需達成新的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協定,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

主管人道主義事務副祕書長霍姆斯也說,氣候變遷可能導致愈為頻繁的重大天災,因應氣候變化刻不容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