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氣候高峰會發言盈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一篇〈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被譽為將中國拉上全球抗暖的先鋒地位,美國總統歐巴馬一反前任政府立場,加入國際抗暖陣容。乍看全球抗暖化即將步上坦途,但國際媒體報導都警告全球抗暖前途崎嶇。
《紐約時報》直指世界領袖在高峰會競提「小小的建議」(modest proposal),目前各場預談紛紛陷入僵局的年底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更不容樂觀。大小國家的總統和總理人人暢談問題,為子孫著想,但觸及各國未來十年有何具體做法,個個謙虛,皆曰自己只有「綿薄」可盡。
國際智庫「氣候集團」創辦人霍華德說:「表達願景是很好,但距哥本哈根只剩七十天,現在應該有些實質端上檯面了,結果兩個最重要的國家都在各自保留。」
胡錦濤引國家發展需求為護身符,沒有承諾具體減排數字;歐巴馬援國內政治現實複雜為障身法,亦無具體承諾。
胡錦濤提出中國四大綠色措施,其中之一是「爭取到二○二○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二○○五年有顯著下降」,國際媒體說誠意不足,都問「顯著下降」到底是多少。
他並承諾今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爭取至二○二○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百分之十五左右」,其願景獲得普遍讚揚。
不過,胡錦濤仍巧妙補一句,「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階段和基本需求」,而且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排在全球一百位之後」,明擺著話說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