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tch disease 荷蘭病
最近媒體報導,亞塞拜然要求警戒「荷蘭病」(Dutch disease)和「資源詛咒」的聲音不斷提高。到底什麼是「荷蘭病」?
所謂「荷蘭病」是一種經濟「富貴病」。1959年在北海發現天然氣田後,荷蘭一夕之間成為以出口天然氣為主的國家,其他產業則逐步萎縮。意外的財富使荷蘭的創新動力逐漸消失,最終在多方面喪失國際競爭力。因此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於1977年針對此一現象創造了「荷蘭病」這個新詞。後人便把「因富得禍」這類現象統稱「荷蘭病」。
「荷蘭病」的典型症狀是一個部門繁榮,其他領域萎縮。產生的原因是,一個國家從出口天然資源得來的「意外之財」,會將實際匯率提高,工資提高,最後使該國製造業的競爭力下降,並對整體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除了亞塞拜然總統艾利耶夫警戒荷蘭病,國際貨幣基金(IMF)也發現,由於俄羅斯主要出口商品為石油及天然氣,油價暴升使俄羅斯目前擁有約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成為全球第三大外匯儲備國。匯率有上升的壓力,而製造業相對服務業,其成長也有放慢的跡象。但因俄羅斯政府將部分由油價暴升帶來的「意外之財」成立「穩定基金」,並將基金部分收益,用於減低外債及穩定俄國經濟體系。 所以IMF指俄羅斯只是出現「荷蘭症」初期徵狀,相對其他貨幣,盧布兌美元只算微幅升值。
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
深層封包檢測
伊朗這次總統選舉後騷亂,使用西方國家科技鎮壓線上政敵,美國「電腦暨通訊產業協會」(CCIA)對此表示關注。CCIA總裁布萊克(Ed Black)在聲明中說:「網路是加強政治交流、參與民主的工具,但也可以成為政府侵入性控制消息管道、監控人民、發現政敵的方法。」他並強調:「伊朗這個實例再度說明,為什麼像深層封包檢測(deep packet inspection, DPI)這種科技有被約束的需要。」
「深層封包檢測」,允許電信業者或政府攔截網路資料,拆解其搜尋的特定關鍵字,然後花短短數秒重建。《華爾街日報》也指出,伊朗政府似乎使用DPI,這套科技不僅允許他們阻斷網路通訊,也得以監視和蒐集情資。報導並稱,這套監視能力起碼有一部分是由諾基亞‧西門子電信資訊公司(Nokia Siemens Networks)提供。諾基亞‧西門子電信資訊公司是德國企業西門子和芬蘭手機業者諾基亞2008年底組成的合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