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海洋酸化嚴重 珊瑚恐脫鈣軟化 今年納入檢查區 200義工參與
【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結合民間力量、全面為台灣珊瑚礁健康把關,台灣海洋環境教育協會推出「二○○九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由協會招募義工,在未來三個月,從北到南,為珊瑚礁做健康檢查。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指出,全國沿岸長年開發,包括濱海公路、風景區和大型工業區等,使「海底熱帶雨林」珊瑚礁多處於受損和受威脅的狀態。
他說,加上全球暖化,東北角、北海岸、蘭嶼、綠島、澎湖等地,「海洋酸化」情況日益嚴重,恐造成珊瑚脫鈣軟化,蛤仔、蚵仔等貝類失去外殼,其他淺海生物居無定所。
澎湖縣中興國小合唱團在去年以「國際珊瑚礁年之歌」中文版,榮獲全球競賽第三名,合唱團指導老師張玳伶表示,海洋環境教育應從兒少階段做起,如此才能將保育觀念深植人心。
張玳伶曾在靠海的澎湖鳥嶼國小執教,下了課就和學生往海邊跑,「原本有好多海膽、魚類和珊瑚,但經過漁民數年的破壞,都不見了」自此,她積極投入海洋保育工作,同時鼓勵民眾加入。
被甄選為這次體檢義工的傅先生表示,為了看豆丁海馬、海底娃娃魚等海洋生物,光是坐飛機就已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後來知道墾丁、東北角海域也有豆丁海馬等珍稀生物,因此省了不少錢,由此可知台灣的珊瑚礁資源豐富,若能維護其生態,不僅可增加海洋資源,還可吸引喜愛海洋生態的國際觀光客來台。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郭兆偉表示,過去珊瑚礁保育工作多由觀光局等政府單位補助進行,但落實民間義工參與,更能徹底復育台灣的珊瑚礁等近海資源。
協會經一年時間醞釀,目前已有兩百名義工參與總體檢的工作,今年除原有的台東、澎湖、綠島、蘭嶼等海域外,也將擴大調查基隆、貓鼻頭、野柳、龍河灣、豆腐岬及小琉球等海域,活動明天率先在北海岸野柳和基隆八斗子展開,陸續南下綠島、蘭嶼和小琉球,以及澎湖等地。
海洋環教協會表示,參與珊瑚礁體檢的義工須具備進階潛水員執照、自付交通和食宿費用,協會將補助部分保險費和交通費,相關訊息可參考網頁:http://e-info.org.tw/node/4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