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會將推動 都更保留一定比率住宅 依該地區合理所得 設定房價上限
【本報台北訊】為協助無殼蝸牛購置自有房屋,行政院經建會決定推動「中低所得住宅」,在政府執行的都市更新計畫中,要求合作建商必須興建一定比率的「中低所得住宅」,依照該地區的合理所得標準,設定房價上限。
經建會官員指出,「中低所得住宅」的概念在國外行之有年,是為了照顧都市中弱勢族群住的權益。以往政府都以優惠貸款,協助民眾購屋,但優惠貸款頂多照顧到有能力拿出自備款的人,卻無法幫助連自備款都拿不出來的真正弱勢族群,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壓低房價。
根據「中低所得住宅」計畫,未來建商若負責開發政府某地區的都市更新計畫,興建一百戶房屋,必須設定一定比率的「保留戶」,比率若是百分之三十,就會有三十戶髣屋變成「中低所得住宅」。
這些住宅將比照該地區居民的合理所得標準,設定房價上限,避免目前建商取得政府土地開發後,多半興建豪宅,讓一般民眾根本買不起,結果只是讓有錢人更有錢、中低收入者更買不起房子。
經建會強調,這項計畫的實施細節,如果保留多少比率等,將各界討論。
此外,內政部已經選定二十案做為今年都市更新重點工作,希望在今年內完成更新,其中有六案被選為示範案例加速推動,包括基隆火車站暨西二西三碼頭、華光社區都更、南港高鐵沿線再開發計畫、新竹火車站後站更新、嘉義市火車站附近,以及台鐵高鐵港站及臨港沿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