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0萬年化石 人猿先祖

長尾巴 拇指分開 兩眼前視 連結人類進化史缺失的環節 |2009.05.21
109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十九日展出一具四千七百萬年前的化石,這是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靈長類化石,科學家認為,牠很可能是人類、猴和猿的共同祖先,填補了人類進化史上缺失的環節。

一九八三年,一名私人蒐藏家得到這具在德國麥塞爾遺址(Messel Pit)出土的化石,由於不了解其重要性,他把化石分為兩部分,當作掛飾。二○○六年,一位商人買下化石,引起挪威化石專家休崙(Jorn Hurum)教授注意;他歷經一番波折,過程猶如電影《印第安納瓊斯》,好不容易得到化石。休崙以女兒的名字暱稱牠為艾達(Ida),帶領國際研究小組經過兩年研究,得出艾達可能是人類、猴和猿的共同祖先這項重大結論,發表於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歷史頻道、英國廣播公司及其他媒體也對此熱烈報導,Google昨日也將艾達設計為搜尋頁面的標誌。

這個類似猴子的動物雖有一條長尾巴,但具有人類若干特徵,包括可以與其他手指分開的拇指、四肢較短、兩眼前視。牠缺少現代狐猴(lemur)的兩項關鍵特徵:尖銳的爪子和梳齒。

休崙發表聲明說

:「這是第一件把全世界所有人類連為一體的化石。」英國著名博物學家艾登波羅(David Attenborough)表示,「這個小動物能顯示我們與其他所有其他哺乳動物的連結」,「我們一直沒有找到這個連結,現在終於找到了」。

研究人員還化身CSI鑑識人員,推測艾達死因。他們認為,艾達的腕骨嚴重骨折,牠當年可能因受傷無法攀緣,被迫在地面生活,住在火山附近;當時只有六到九個月大的牠到Messel湖喝水時,吸入二氧化碳而昏迷,跌入湖中,沉入湖底,變成化石,四千七百萬年後重見天日。牠胃裡遺存的果實、種籽和葉子的化石顯示,牠是草食動物。

雖歷時久遠,但這具高約二十公分的化石保存得異常完整,僅缺失一根腿骨的一小部分。這個物種被命名為Darwinius masillae,以紀念達爾文誕辰兩百週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