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態研討會 覺培法師細說佛教環保觀 反問科技帶來文明 失去鳥語花香何用
【記者李宇政台北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及國際扶輪社三五二零、三四八零區,昨天在台北火車站台鐵演藝廳舉辦「文化與生態的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呼籲民眾「愛家、愛鄉、愛地球」。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受邀演講,覺培法師說,人類自認要用科技帶來更文明的生活,但科技卻讓鳥叫蟲鳴不見了,空氣、水壞了,人類到底在努力甚麼?有人用「跟我沒有關係」的觀念來思考,這樣是不好的「其實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息息相關的環境裡」,她說,「這也是佛教說的同體共生!」 (記者李宇政攝)
她說,有華人去德國餐廳吃飯沒吃完,遭到餐館的德國老婆婆斥責浪費食物,華人回答:我花我的錢與你何干!老婆婆找來環保警察,華人遭開罰單,理由是:不只浪費你的食物,更浪費大家的資源。覺培法師希望,哪天台灣也會出現環保警察,讓大家更懂得珍惜資源。
覺培法師說,過去盛行放生,但放生不當就變「殺生」,更破壞環境,這幾年佛光山大力呼籲,「放生」不如「護生」,獲各界認同。
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理事長楊文德表示,「把愛傳給愛自然、愛環境的同伴!」是舉辦講座的目的,使得默默推動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的團體、個人,經由成果分享,結合產、官、學的力量,創造環保新契機,讓社會更美好。
楊文德過去是華爾街上市公司財務總監,年薪約新台幣五百萬元,多年前看到中國荒漠化,毅然放棄高薪,號召義工發起「新樓蘭計畫」,讓一望無際的沙漠,長滿新綠和花朵。
環保署技監阮國棟呼籲大家不要小看自己的行為,小動作可以使環境變好,也可以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