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 到猶他州沙漠綵排

 |2009.02.17
624觀看次
字級

巨岩地貌與火星相似 建外星居住實驗區 生活作息如在太空 霍金:火星適合人類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霍金曾經說過:「除非我們移民太空,否則我不認為人類在未來一千年還能倖存下來。我相信人類若走出去,會找到適合居住的其他世界。」火星就是霍金認為適合人類生存的地點之一。目前美國一批科學家正在猶他州的沙漠中模擬火星生活,他們就在為移民火星做準備。

製作新裝備

尋找生存證據

猶他州的沙漠是一片不毛之地,到處都是露出地面的巨大岩石,這裡雖比火星溫暖,但地貌跟火星非常相似,火星研究站也設置在此。它共分兩層,第一層放置各種必需設備以及太空服,第二層則是起居室,裡面是「太空人」的日常生活區,牆上貼滿火星地圖和工作者日誌。

該研究站是由「火星協會」創辦,專門研究如何移民火星。計畫副主任阿爾特彌斯‧韋斯坦伯格說,該地「提供科學家一個研究平台,讓我們了解如何在火星上生活,並向其他太空機構提供火星適合生存的證據。」

青年科學家

第一批志願者

研究站第一批志願者都是二十來歲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前往火星。這些人住在直徑八公尺的白色模擬「太空艙」內,一切生活須遵循太空原則,無時不刻得穿著太空服、戴頭盔,而且只能食用少量食物,就連與「地球中心」的通訊狀況,也有「訊息延遲」的情形發生。此外,他們也會模擬太空漫步等太空作業。

二十五歲的工程師尼馬爾‧納瓦特納姆負責開發雷達,尋找在火星上的冰。正在攻讀流體力學的南希‧蘇廷斯對火星塵土蒐集特別感興趣。二十三歲的工程師湯姆‧海伊洛克正開發新型火星車。二十一歲的珍妮‧白吉納特表示:「和一群有同樣激情的人討論問題非常刺激,他們讓研究走得更快更好。」

穿上太空服

小事也變粗活

由於火星上的含氧量比地球低二百倍,人必需靠裝備才能生活;那裡平均氣溫是零下五十三度,裸露在外的皮膚會被凍傷,加上大氣壓力低於人體內的壓力,若不穿太空服外出,人類的內臟會立即爆炸。由於所有人必須穿著沉重的太空衣工作,平時看來非常簡單的動作就變得非常困難,連挖土都變成粗活般累人。

僅管如此,火星是太陽系中唯一與地球最像的行星,有液態水和厚厚的大氣層,也有明顯的四季變化,目前火星最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新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