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台灣意象」票選結果揭曉,前五名是布袋戲、玉山、台北一○一大樓、台灣美食、櫻花鉤吻鮭。新聞局正以這五大意象為主題,徵求象徵台灣美麗圖案,做為未來設計國家形象識別系統參考,向國際推廣,歡迎共襄盛舉。
新聞局提供二十四個意象,讓大家票選。民眾也推薦了KTV、小綠人等一百二十四個意象,充分展現台灣多元、豐富的文化。
投票過程中,布袋戲和玉山互有領先。最後由布袋戲拔得頭籌,關鍵在於雅俗共賞,又有電視頻道,行銷占上風。台灣地標玉山,小讓一回,無損令譽。
「一口說出千古事,十指弄成百萬兵」的布袋戲,又稱掌中戲。從廟前廣場、鄉間野台,到戲院、電台、電視觀看的經驗,是台灣歷代民眾最深刻的成長記憶。
近代演師中,李天祿創立「亦宛然」、許王領軍「小西園」,都以操作細膩、唱念動聽聞名,是台灣古典偶戲翹楚。雲林黃海岱家族則將布袋戲帶上電視發揚光大,一百零七歲的黃海岱大師也成為布袋戲代表性人物。
玉山是台灣百岳之首及東北亞最高峰,原住民和登山客心目中的聖山,壯麗風光聞名中外,豐富的林相及野生動物,更是台灣自然生態的指標。
登玉山而小天下,在主峰「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石碑前留影,胸懷大千,格局恢弘,遠離台灣「意向」爭論不休的惱人雜音,卻是山友畢生難忘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