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電池 餓了還可吃下肚

 |2008.10.30
38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國內第一顆「葉綠素純有機電池」誕生了,電力耗光了只要沾水十秒鐘又可恢復電力,丟棄時也可以在土壤中完全分解,因為是有機質,在野外餓了還可吃下肚充飢。

一顆一號一般電池埋在土裡,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廢棄電池對環境的危害非常大。虎尾科技大學教授廖重賓和研究生楊秉晃、陳俊郎研發環保有機電池,材料都取自大自然;例如從榕樹葉、甚至路邊野草所萃取的葉綠素製成有機電解質,製成一顆三號大小的電池電壓可達一點五伏特,電流達一百五十毫安以上,可以連續聽兩天的MP3,四顆電池可以點亮LED燈維持九天以上。這項發明獲得今年台北國際發明競賽的金牌獎,也申請國內外專利。

廖重賓說,很多小學生做過蘋果發電的實驗,就是利用有機質發電的原理,但電流都太低。他研發的葉綠素純有機電池是目前全球最大電流的有機電池,電能是日本「水電池」的一倍。而且沒電時,沾水十秒鐘就可回復電力重複使用。不只沾水就可充電,連茶、可樂、咖啡、果汁等只要是水溶液都可以,甚至野外緊急求生,沒有水,尿尿也能生電。

廖重賓說,一般電池含有劇毒的化學物質,容易破壞環境生態,必須作適當的回收處理;他研發的電池內填物是有機、可生物分解的葉綠素聚合物,即使隨意拋棄,也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