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前三回,我們談到台灣的三種海岸,今天要欣賞的是第四種「西部沙岸」!
有人形容沙岸特徵是「單調又平直」,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之處,其實台灣海峽潮差大,海床地形坡度平緩,退潮時會露出廣闊的海灘,夕陽西下時,海面上映著粼粼波光與晚霞,有一種海闊天空、遠水共長天的樸素美感,近來拜交通建設之賜,沿著西部濱海公路(台61線快速道路或其他沿海公路),就可以便捷的欣賞到台灣西海岸特殊的美!
西海岸的範圍北起淡水河口南岸,南到屏東枋寮附近,全長約四百四十公里,除了高雄附近有一小段隆起的珊瑚礁海岸之外,幾乎都是沙灘或泥灘海岸,這是因為台灣海峽的水深較東部的太平洋淺,海底地形傾斜坡度平緩,海流較緩慢,河流自山上帶來的泥沙等沉積物容易堆積的緣故。
西部海岸又可以細分成三段:
1北段:從淡水河口到大甲溪口,這一段海岸沿著北部台地與丘陵邊緣,海灘內緣常看到一重重沙子堆起來的的沙丘,有些海灘是礫石灘,這是沿海台地沖刷而來,河口附近則有河水帶來的沙灘。
2中段:從大甲溪口到曾文溪口之間,因為上游沖刷地質多是較細的泥質岩石,這裡的海灘多為粉砂或泥質灘地,外海有濱外沙洲,由沙子堆積而成,部分露出水面,退潮時尤其明顯,外傘頂洲就是東石港外海的大沙洲。海邊常見由沙洲圍起來的內海,稱為「潟湖」,其中的水仍是鹹海水,而且可以和外海相通,由於深度淺,如果泥沙淤積或地殼抬升,就會變成淺灘或海埔新生地,常被利用作為魚塭、鹽田、農地甚至工業區,大肚溪口南邊的彰濱工業區、濁水溪口南邊的六輕工業區,以及北港溪口的鰲鼓農場,就是海埔新生地利用的例子。
3南段:在曾文溪口以南,這一段以沙灘為特色,海濱的沙洲、潟湖與灘地原本很廣闊,但因自然的淤積與人為的開發,大多陸化成為魚塭,甚至居住地,以台南沿海為例,明朝末年時,外海還有一系列的濱外沙洲群圍繞鹿耳門溪與台南潟湖,稱為「台江內海」,其中最大的沙洲稱為「大員」,位在現今台南安平,後來「大員」一詞指稱的範圍漸漸擴大,最後成為台灣島的稱呼。另外,左營港、高雄港和大鵬灣風景區也是潟湖,大鵬灣因保留為國家風景區,開發度較低,所以潟湖地形仍清楚可見。
「滄海桑田」、「海枯石爛」,通常用來形容久遠年代以來地形的改變,隱含「長久的時間、不容易改變」的意思,但是這樣的地形改變,在台灣西海岸就看得到,而且就發生在近代,甚至是「現在進行式」,如果拿古代與現代的西海岸地圖兩相對照,你就可以發現,這樣的改變正在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