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青藏高原 拍攝牧民永續生活 |2024.04.18 語音朗讀 65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Ritoma的村民們,升起酥油燈慶祝新年。圖/取自IG@kinbykin月亮升起時,一名婦女帶著犛牛在草原吃草。圖/取自IG@kinbykin一對母女穿著傳統服飾,走在山坡上。圖/取自IG@kinbykin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青藏高原坐落在喜馬拉雅山和塔克拉瑪乾沙漠之間, 有時被稱為「第三極」,是地球上變暖最快的地區,隨著喜馬拉雅冰川融化和基礎設施湧現,居住在當地的人被迫遷移,香港攝影師科德爾(Kin Coedel)在他的「Dyal Thak」系列作品中,帶讀者踏上西藏之旅,他記錄遊牧民族在傳統生活和不斷變化的世界之間如何適應。科德爾2021年首次前往西藏,透過旅行攝影和西方鏡頭浪漫化的《國家地理》影片,科德爾對西藏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廣闊的高原和引人注目的風景,尤其是穿著栗色和黃色袈裟的佛教僧侶。彼此信任 拍攝變合作「Dyal Thak」在藏語中意為「相互聯繫」或「共同的線索」,科德爾的大部分照片都是在村莊Ritoma拍攝的,多數女性從事手工藝,由於他與當地人建立友誼,科德爾的照片真實呈現村莊中牢固的家庭和社區連結,「起初,這些照片主要是紀實性的,隨著我們彼此了解,他們信任我,變成相互合作的紀錄。」美麗的照片,描述引人入勝的西藏生活故事,透過與當地居民互動,聆聽他們的故事,科德爾捕捉居民生活中的真實時刻。在拍攝處理犛牛毛的婦女時,他愛上青藏高原及居民,多次前往西藏探索豐富的文化。在看似一望無際的風景、吃草的動物和傳統的點燈儀式充滿詩意的照片之間,科德爾捕捉藏族部落的生活,和他對不同文化的好奇心。尊重自然 不過度開發幾個世紀以來,西藏游牧民族一直與自然和諧相處,犛牛是當地的原生牛種,是他們傳統生活的核心,為他們提供食物、住所和衣服,游牧民族尊重自然,自覺利用現有資源,而非過度開發。牧民帶著動物從一個牧場到另一個牧場,根據季節調整路線,這是一種永續的生活方式,特徵是人類、動物和在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地區之間取得平衡。科德爾想要更忠實地呈現主要由西方觀點定義的東方文化,他強調:「事實上,西藏是一個遠離大多數人理解的地方,西方媒體只有在政治新聞或名人表達支持時才會談論這地區,所有敘述都與他們的日常現實無關,我在拍攝人物和文化時,想呈現微小時刻的所有美麗和魔力。」科德爾的照片也突顯西藏人民與自然之間的強烈連結,青藏高原令人難以置信的美景,是照片一個強烈的主題。「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鼓勵觀眾考慮其他生活方式。」科德爾說:「也許它可以為人類與自然以及我們自己之間更健康的關係播下種子。」 前一篇文章 船在天上開 大連最美路爆紅 下一篇文章 澳洲新物種 滿身白色長毛甲蟲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男子騎鴕鳥代步 時速達80公里罕見兔猻 現蹤印度4992公尺高山韋伯望遠鏡 揭恆星托兒所之謎全球首位AI部長上任 將打擊貪腐奇幻風塗鴉 撫慰戰火受傷靈魂史上首例 接受全身麻醉手術 白鯨成功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