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吉安芋頭讚 芋苗種植機來挺特色產業 |2024.03.14 語音朗讀 17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花蓮縣吉安鄉為台灣芋頭產地之一,主要種植在干城及南華村一帶,經農民純熟栽培管理技術,生產出東部最富盛名芋頭。圖/中央社 【中央社花蓮訊】花蓮吉安為全台芋頭產地之一,農會協助解決農民缺工問題提出需求,花蓮區農改場13日邀台中場合辦機械操作觀摩會,藉由引進芋苗種植機取代人力,以行動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吉安鄉為台灣芋頭產地之一,次於苗栗公館、台中大甲、屏東高樹、高雄甲仙與三民,吉安芋頭主要種植在干城及南華村一帶,引用中央山脈奇萊山流下的無汙染水源,以及初英山下深厚土壤,擁有優質水源及栽培環境,經農民純熟栽培管理技術,生產出東部最富盛名芋頭。吉安芋頭每年6月採收,11月開始栽種,為一年一收的農作物。黃姓芋農表示,種植芋頭的技術門檻很高,不會照顧的人,每分地產量只有1000~1500台斤,技術好的農友可以收成2500~3000台斤;由於天氣經常劇烈變化,農作物受天候影響,產量明顯銳減,農友確實非常辛苦。示意圖/unsplash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指出,吉安鄉種植的是檳榔心芋品種,質地細緻鬆軟,種植面積約近200公頃,芋頭農友最大困境就是缺工問題。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發布訊息表示,目前芋頭種植模式依然仰賴大量人力於水田種植,效率較低且費工,在農業人口結構老化的今天,勞動力日益減少,地方特色作物也面臨產業困境。台中場研發的「芋苗種植機」附掛於曳引機之後,透過整合開溝、種植與壓實土壤等步驟完成芋苗種植;其中開溝深淺、種植行株距可於機具上調整,機械種植規格與傳統規格相近。芋苗種植機作業效率每日約5分地,需3人操作機械,包括駕駛1人、種植2人,相較以往人工種植效率提高23.1%。花蓮區農改場表示,在農業勞動力減少、從事農業人口降低之下,農業生產技術轉型勢在必行,農改場提供堅強技術支援,農會帶領各地農友配合機械化導入新式栽培技術,不僅可減輕農事辛勞,更可將芋苗種植的生產模式規格化,藉此提高芋頭栽培管理流程,為吉安鄉特色農產注入新的活力,使特色作物得以永續發展。示意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台灣也有「小京都」 檜意森活村夜間試營運 下一篇文章 文化部公告公共藝術修法 年輕藝術家恐消失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5【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電梯按鍵怎麼取消? 網友指出還有這招基隆和平島阿拉寶灣5月開放 即日起可網路預約北捷引進南韓樂鐵電聯車 乘車空間更寬敞屏東藝起派對移師潮州 寫生比賽29日截止報名閒置多年轉型 花蓮鳳林新露營地4星高規格新景點「樹鼠」? 台南安平樹屋標成「tree m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