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有「世界藏學府」之稱,建於一七○九年(清康熙四十八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最大的寺院之一,至今培養成千上萬名精通藏文化及佛學人才。近年,寺方整理六萬八千餘函藏文古籍並建檔歸案,為數位化佛教文物保護奠定基礎。
「拉卜楞」意為活佛宮邸,由第一世嘉木樣大師主持建造。鼎盛時期,寺中僧眾達到四千餘人,現在仍有二千多名僧侶。寺內四十八座大小不一的佛殿、三十八個僧舍院落,以及五百餘座僧舍。拉卜楞寺「文物管理委員會」成員更登丹巴說,寺方於一九五八年首次整理過藏經樓的古籍,並編制《拉卜楞寺總書目》,便於後世保存及研究。
拉卜楞寺藏經樓現存經卷八萬餘部,近年來,寺方再度展開古籍整理工程,引入數位技術,對典藏加以歸類、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