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佛協與佛光山互贈法寶 兩岸佛教界交流里程碑

人間社記者知頌、李生鳳、陳美玉大樹報導 |2023.05.15
1212觀看次
字級
心保和尚代表佛光山回贈全套《佛光大藏經》及電子大藏經,並頒贈感謝狀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宗性大和尚(右)及祕書長劉威(左)。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人間社記者知頌、李生鳳、陳美玉大樹報導】為感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推動兩岸佛教友好交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宗性大和尚及祕書長劉威於昨日下午二時在佛光山舉辦的「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讚頌會」上,代表致贈由金陵刻經處出版的一千六百二十九冊《金陵藏》予佛光山,同時佛光山回贈全套《佛光大藏經》及電子大藏經,並頒贈感謝狀,兩岸的法寶致贈創佛教界交流的里程碑,總本山逾三千人一同見證歷史時刻。

除了在讚頌會現場,佛光山亦於如來殿大會堂、雲來集、法寶堂和各道場提供線上直播,並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帶領大眾祈願祝禱。

大師教導  找回清淨本性

心保和尚為眾開示,雖然大家與星雲大師的因緣和印象都不一樣,乃至於大師對弟子和信眾的教化也有所不同,但大師常透過各種禪門公案來教化大家要回歸自我的清淨本性,而這也是學佛者最想到達的境界。「現在的社會是煩惱世間,人們常會分別計較、不知苦樂,但星雲大師在〈十修歌〉告訴我們,心要能不受外境影響,才能夠找回本來面目。」

國際佛光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表示,自星雲大師圓寂後,外界都在關心沒有大師的佛光山會怎麼樣,如今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舍利及法像供奉典禮」上,讓他對佛光山往後的發展更具信心。大師的「三好」、「四給」、「五和」已是家訓,更發願要將信仰一代傳一代,變成佛光山的忠實信徒,而未來其曾孫將是佛光第五代,勉眾讓自己的家庭變成佛光家庭。

中國佛教協會祕書長劉威致詞表示,自身多次親近星雲大師聆聽開示,其中大師的「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眾為我,以空為樂」、「行解並重」、「行菩薩道」等精神讓他受教良多。無論大師身在何處,始終心繫家鄉,復興祖庭宜興大覺寺、發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及佛教和平等,讚歎大師乃當代佛教界的典範和榜樣。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說,大師不僅留下文字般若,更留給弟子身教與言教,因此促成了《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的出版。他分享與星雲大師的因緣,曾問大師的「人生三百歲」的智慧及「如何維持如此大的生產力」,大師說:「當想要做很多事情的時候,自然就會睡不著、自動地動起來做事」,並以「登高望遠」、「向前有路」等勉勵他。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以「大師等我十年,我還佛教十載」,敘述在與星雲大師辦教育過程中,看見了大師的慈心與毅力,尤其號召百萬人興學來改變社會。

讚歎大師  全球公認瑰寶

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暨星雲大師醫療團隊召集人陳肇隆表示,星雲大師凡事認真、用心、細心,從大師的「我還能夠為你做什麼」中,看到為了佛教而犧牲奉獻的精神,大師自身的勤勞樸實及與病為友的精神,為眾示現老病死生的循環,並讚歎大師是台灣、佛教界乃至全球的瑰寶。

此外,現場有來自海內外道場及大學團體以音聲讚頌及緬懷星雲大師,感念大師透過文化、教育、慈善、運動等各個領域來翻轉無數人的生命。

韓國通度寺分別院弘法寺住持深山法師帶領的韓國釜山弘法寺讚頌團,獻唱〈修行之路〉、〈在佛法裡〉。深山法師一再感念:「大師轉變了我的一生」!

菲律賓佛光山合唱團、菲律賓光明合唱團在菲律賓佛光山總住持永光法師的陪同下,分别演唱〈師父頌〉、〈佛光四句偈〉,以表達大師的恩澤浩瀚;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翻轉〉唱出對佛陀的跨宗教之愛,以及對大師翻轉他們生命的感恩、思念。

另外,佛光山香港讚頌團逾百人由佛光山港澳總住持永富法師帶領下,獻唱〈歌頌偉大的師父〉,以及粵語版的〈師父頌〉和〈星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