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市定古蹟米街廣安宮在市府、文化部經費補助下修復竣工,以保留古樸原貌為原則,展現廟宇歷史價值,十二日入火安座,這場屬於米街人記憶的大祭典,各友宮交陪境舉行平安遶境,台南市長黃偉哲為「廣安宮、共善堂、祝融殿」揭匾祝賀。
廣安宮建築格局具閩洋折衷特色,木雕、泥塑及門神彩繪等文物,見證悠久歷史,建物修建痕跡也印證多元變遷的特色。依《台南市寺廟台帳》所載,昔日廣安宮因市區改正,於一九二四年遷移至新美街,與石精臼開基共善堂邢府千歲合祀,祝融殿的火王爺亦合祀在廣安宮。
廣安宮曾在一九五二年整修落成,並舉行建醮大典,因年久失修,一九九八年經董監事會商議翻修,恭請池府千歲暨列位尊神移駕至民族路臨時行宮;廟宇翻修之計延宕,建築本體因榕樹攀生、內部空間盤根錯節,在經費補助下,修復竣工。
廣安宮三川門設石獅、日治時期龍柱一對,薪傳獎藝師施弘毅指出,石雕部分有惠安崇武蔣家手法,石材以台灣所產砂岩石雕刻;文物留有「恆舒神功」、「共善堂」匾額,及米街廣安社相關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