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昨拍板,未來炒房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鍰。圖為高雄市區街景。
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為遏止預售屋炒作亂象,內政部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行政院昨天通過草案,除配偶、直系、二等親或特殊情形,將限制換約轉售預售屋,同時將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5000萬罰鍰,限期未改者可連續處罰,要讓近年排隊炒房、揪團炒房現象「要消失」。全案將送立院審議。
修法五大重點
要揪團炒房消失
內政部地政司長王成機說明,這次修法5大重點包含,第一,限制換約轉售,他指出,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經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3人;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規者均可按戶棟處罰50萬元至300萬元。特殊情形包含:簽約後若發生重大變故導致無力繳款者,例如非自願性失業、重大傷病等。
第二是重罰炒作行為,王成機表示,目前有閉門銷售、飢餓行銷手法及散播不實交易價格或銷售量,引發房價上漲恐慌,網路上也有揪團炒作,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或秩序的操縱行為或炒作,都可按交易戶數處罰100萬元至5000萬元,經限期改正但未改正者,並可連續處罰。
第三是建立檢舉獎金制度,民眾對於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可檢具證據,向地方政府檢舉,如經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
第四是管制私法人購屋,增訂私法人購買住宅用房屋許可制規定,並限制取得後於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第五是解約申報登錄,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登錄;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3萬至15萬元。
打房有效果
建商封盤不買地
政府重拳打炒房的後作用力來了,歷經央行四波政策打炒房後,據悉,新潤機構決定暫緩集團旗下所有土地投資計畫,開出營建業「封盤不買地」第一槍。
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暨新潤機構董事長黃文辰指出,一年的時間、銀行放貸成數緊縮25%,對建商來說經營風險瞬間大增,購地成本高,建材、造價又一直漲,這一波光是鋼筋價格就大漲超過四成,「我只能啟動封盤不買地策略」,以因應目前大環境的變化,接下來只做都更、合建案。
他強調,政府一連串收緊房市政策,目的是要打擊短線炒房客,從市場交易來看,這幾波政府打炒房政策相當有效,已把短線投資客逼出市場,政府的房市政策不需要再緊縮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