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熱門轉寄「黑人的幽默」英文短詩,提到白人在陽光下、害怕時、生病時……的各種膚色,倒也不是全無所本,譬如寒冷時的藍膚色。
網路上有人發表文章,說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韋西,在智利的奧坎基爾查峰發現稀有的「藍血人」,渾身呈藍色。他們因世代生活在海拔6000公尺的高山,終年積雪,氣溫在攝氏零下五十度,為了獲得足夠氧氣,保持體溫,不得不大量合成血紅素,過量的血紅素充斥血管中,使皮膚呈藍色。
這個說法遭網友反駁,說:「過量的血紅素只會讓紅血球爆開,不會變藍色!」
是不是這樣,要問專家才知道。但「藍人家族現身美國」新聞確曾沸沸揚揚。
六○年代,美國血液學家卡維因(Madison Cawein)聽到傳言,前往肯塔基州尋找藍色人(blue people),最後把結果發表在1964年的《美國內科雜誌》。
卡維因回憶說,他來到肯塔基,「有一天,在哈扎德診所閒逛,里奇兄妹走了進來,他們竟然就是藍色人。」里奇兄妹帶卡維因去見他們的叔叔──煩惱溪的弗格特家族族長扎克.弗格特。這位76歲的老人再帶他們去銅頭山谷,拜訪他的姑姑貝西.弗格特,他們的皮膚色都是藍的。
弗格特家族的祖先馬丁.弗格特是法國孤兒,1820年移民到肯塔基,早期地方史沒有提到馬丁的膚色,但家譜有記載。他娶了一位紅頭髮的美國女子伊麗莎白,一位帶有同樣隱性基因的婦女;他們的七個孩子有四個皮膚是藍色。
安克拉治的極地健康研究中心醫生史考特發表報告:生活於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間,有遺傳性的氧化血紅素症,症狀和藍色人相似,是以隱形基因的形式遺傳,在近親結婚的後代最常見。
弗格特家族的確有些堂表兄弟姐妹是近親婚姻,但隨著時代進步,他們開始搬出溪谷,和其他人通婚,藍色皮膚的遺傳也開始消失。倪匡的小說《藍血人》應是由此得到靈感吧,但真實世界的藍血人,不是外星人。
章魚、螃蟹是正宗的藍血動物。許多小說、電影喜歡以大章魚為主角,或許與此有關。
血液的顏色取決於紅血球中的金屬含量和血液中的物質含量,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所有的脊椎動物(甚至蚯蚓、水蛭、蒼蠅),因為血裏含有鐵(即血紅素中有氧化鐵),因此血液為紅色。蝎子、蜘蛛河蚌及章魚、烏賊等的血液中沒有血紅素,代之以含有金屬銅的血藍蛋白,所以血液呈藍色。
藍色(blue)在西方文化中有不少象徵意義,藍絲帶(blue ribbon)是最高榮譽的標誌,藍鼻子(blue nose)指嚴守教規的衛道士,清教徒法規(blue laws,藍色法律)是嚴格的法規。至於blue blood(藍血)則指貴族、名門望族。貴族體內流的真的是藍血嗎?這要從西班牙說起。
古代西班牙北部的卡斯提爾(Castile)王國,貴族以純正血統為榮,相信自己的血統從未被摩爾人、猶太人等異族血統「擾亂」,常自豪地挽起袖子,展示手臂上清晰可見的藍色靜脈血管。在西班牙語裡,這叫sangre azul,1834年傳入英國,譯成blue blood,用以指貴族血統、名門出身、上流人士。Sangre Azul一詞沿用至今,八○年代西班牙有個很受歡迎的重搖滾樂團,就以此為名;荷蘭現在也有個名為「Blue Blood」的牛仔褲,logo是藍色的螃蟹。
關於blue blood是貴族血統有另外一個說法。中世紀歐洲上流社會用銀盤用餐,並經常使用銀製器皿,據說皮膚因吸收過多銀質,而呈現淡藍色。當然,他們的血液顏色並無不同,只不過膚色較白,青藍色靜脈看得比較清楚。
的確,所謂blue blood,不過是自我陶醉的幻覺。紅血球中的血紅素主要功能是攜帶氧氣,含氧量多則血液呈鮮紅色(動脈血),少則呈暗紅色(靜脈血),通常捐血時抽的是靜脈血。那麼,為什麼靜脈看上去是青色的?日本室蘭工業大學的相津佳永教授認為,看東西時受周邊顏色影響,靜脈血管是暗紅色,在大面積的周圍膚色影響下,相對感到呈青色。
從科學看藍血人,神秘性大為消失。不過,網路上轉寄、轉貼的類似奇聞還真不少,譬如綠色人,據說生活在非洲,全身像草一樣翠綠,連血液都是綠色的,只剩三千多人,至今還過著穴居的原始生活。
有網友回應:「以生物學的角度……鬼扯!血液紅色是因為有鐵的物質,綠色是什麼物質?沒圖沒真相!如果有這種人……非洲的民兵抓到了,直接拿去賣黑市。」
另外,「黑白人」也是網路奇聞。據說,遺傳學家在印尼與世隔絕的森林中發現怪部落,頭像白人,身體是黑人。網友認為:「這還有些可信度,也許是白子吧。但是,沒圖沒真相!」
的確,沒圖沒真相。媒體照片造假早已不是新聞,何況現在電腦技術發達。
網路時代,謠言傳播的速度、廣度前所未有。但也由於網路,查證比以前便利許多──從任何一個點或角度切入,都會如繁花盛開,得到許多答案、資料,甚至意想不到的收穫。從藍色人到貴族血統,再到綠色人、黑白人,便是一段查資料的「驚奇之旅」。